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5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101篇 |
地质学 | 800篇 |
海洋学 | 6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2篇 |
自然地理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1948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研究区位于安徽绩溪县杨溪镇,区内主要发育一套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系,厚度为639.7 m。碎屑岩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主,发育水平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等沉积构造,可见鲍马层序Ta、Tc、Td、Te段。碎屑组分以跃移组分为主,含量为35%~58%。地层上段厚为254.8 m,包含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和粒序层理发育,为中扇-外扇扇叶沉积,中段厚为192.5 m,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砂岩条带广泛发育,属于中扇水道沉积,下段厚为192.4 m,为一套砾岩层,砾石分选较差,砾岩层间夹有粉砂质泥岩,为上扇水道滞留沉积。总体上,形成一套退积的海底扇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922.
安徽庐枞盆地中巴家滩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安徽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火山岩盆地,巴家滩岩体是盆地内主要的侵入岩体之一,该侵入岩的年代学研究对庐枞盆地的岩浆作用过程、时间及构造背景的确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工作得到巴家滩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为133.5±0.6Ma,黑云母40At/39Ar年龄为129.0±0.6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岩体侵位较深且冷却速率较慢.本文认为133.5Ma的年龄可能代表庐枞盆地由早阶段挤压-拉张过渡背景向晚阶段典型拉张构造背景的转变时间. 相似文献
923.
针对安徽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出现多项测震学指标异常情况。利用震主介质参数方法进行也跟踪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域,尤其是两条小震活动带交汇区域,存在着发生中等地震的震源与介质背景。 相似文献
924.
925.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白海西期以来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广义的郯庐断裂带发展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由于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成为两地块的对接边界,具有逆冲推覆的性质,属广义的特提斯构造域。第二发展阶段从早白垩世以来,发展成为一条平移断裂带,属于狭义的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平移系统。岩相古地理资料显示了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对接始于晚二叠世早期:印支期的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由NE、NNE向展布的缓‘S’型的地块拼贴边界.在现今的郯庐断裂带上表现为残留的由北北西向南南东的斜向逆冲推覆的性质,中下构造层次表现为韧性逆冲推覆变形,上部构造层即前陆褶皱冲断带内的变形:应力场分析资料显示:早三叠世晚期开始地表浅部就有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左行走滑平移作用开始发育:早白垩世晚期开始转入引张伸展阶段.与中国东部的伸展作用一致:新近纪又转为近东西向挤压.发育逆冲兼右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927.
大庙山金矿赋存于倒转背斜东翼、次级紧闭倒转背斜核部及两翼,受灯影组中段层间破碎带及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以自然金为主,银金矿次之.三种赋存状态:独立自然金、包体金和超分散金.地球化学Au异常与含金地层吻合,矿石与围岩有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928.
岩浆夕卡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讨论──以铜陵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地区岩浆夕卡岩具有如下特征:(1)既可产于有碳酸盐岩的环境,也可赋存于远离碳酸盐岩的辉石二长闪长岩或角岩中;(2)产出形态复杂多样,可呈透镜状、脉状、小岩床、岩瘤和不规则岩枝状或角砾岩筒等等;(3)与围岩界线截然,在易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作为其围岩的大理岩可见港湾状熔蚀边及重结晶褪色边,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被烘烤褪色边,夕卡岩边缘部出现矿物呈等轴状三联晶嵌生淬火边;(4)夕卡岩常常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紧密伴生,构成了特殊的“夕卡岩-富碱侵入岩对”;(5)夕卡岩发育有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和气孔构造;(6)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与相关的火成岩相似;(7)有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达1000℃以上;(8)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与接触交代夕卡岩无明显差别。岩浆夕卡岩是深部中酸性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夕卡岩浆冷凝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9.
论淮南生物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淮南生物群 (Huainan Biota)产于安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淮南群中 ,由宏观藻类 Chuaria- Tawuia组合和蠕形动物 Pararenicola- Paleolina组合组成 ,可与加拿大西北麦肯齐山新元古代小达尔群 (L ittle Dal Group)小达尔生物群 (L ittle Dal Biota)对比 ,为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一个特有生物群落 ,地质时代为前震旦纪 (本文的震旦纪即目前的南华纪至震旦纪 ) ,时限约为 85 0— 75 0 Ma,从而将前人所定淮南生物群为青白口纪至震旦纪的时代结论修订为前震旦纪。这对我国乃至国际上新元古代地层层序的重新划分与对比 ,以及新元古代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文中还着重论述了淮南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和特定的生物发展阶段 ,而区别于青白口纪和震旦纪的生物群落 ,并通过洲际对比 ,讨论了淮南生物群的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930.
安徽隆兴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张八岭成矿带北部南段.勘查区内找矿信息丰富,找矿线索较多,通过开展地质、物探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及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并圈定勘查区内磁异常(编号C1、C2)及5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提出:①C1磁异常位置变细碧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蚀变强烈、金属硫化物含量较多,是寻找铜金矿的有利靶区;②C2磁异常位置和求雨庙及其以东一带是勘查区寻找铅锌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