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8篇 |
免费 | 265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8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99篇 |
地质学 | 1369篇 |
海洋学 | 26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36篇 |
自然地理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4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红河油田水平井钻头适应性差、起下钻频繁,导致机械钻速低和钻井周期长,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提效。通过对红河油田地层岩心进行室内可钻性实验,建立了该地区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测井相关性数学模型,从而确定了岩石可钻性级值剖面。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红河油田地层可钻性级别为3~6级,上部属于软地层,下部属于中硬地层。基于地层可钻性优选了PDC钻头,经现场试验与应用,平均单只钻头进尺、机械钻速大幅提高,大大缩短了钻井周期,达到了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常规测井资料和新的测井技术为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特别是FMI测井资料可以显示出井眼周围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等特征。通过岩芯刻度FMI图像,岩芯或FMI图像刻度常规测井曲线,建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模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胜坨油田沙河街组三下亚段可分为五个中期旋回、两个长期旋回和若干个短期旋回。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成因组合与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大老爷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松辽盆地大老爷府油田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详细刻画了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为主导的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成因组合特征,提出将其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成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成因组合和河口坝成因组合三种类型,并对这些储集砂体成因组合进行了详细解剖,例如,将水下分流河道成因组合划分为完整型、废弃型和多期叠加型水下分流河道组合三种亚类型;河口坝成因组合划分为完整型和叠加型河口坝成因组合两种亚类型;将复合成因砂体描述为坝上河成因组合。研究表明各种成因组合的发育受沉积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增加与沉积物补给通量比值变化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各种成因组合砂体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格架内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7.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陆上沉积盆地内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的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并以大庆油田、华北油田和辽河油田为例,通过地温场研究、热储特征分析、岩石热物性测试,按照新建立的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分级体系,重新评价了油田区的地热资源量。3大油田区11个层系地质资源总量为10 934×1018 J,地热水资源量为86 607×108 m3,其中,可采水资源量为19 322×108 m3,可采地热能资源为425×1018 J。根据油田采出水和综合利用等5种开发利用方式,评估了油田地热能开发潜力,为我国地热资源评价和油田地热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宁东地区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含煤区,已发现9个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大煤田。笔者对宁东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资料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宁东含煤区石炭—二叠纪煤田与侏罗纪煤田2种类型,采用2.5D正演建立煤田重力场模型,并说明采用位场分离方法能够分离与识别含煤区;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布格重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波一、二、三阶细节与已知的煤田对应较好,而滑动平均等传统的位场分离方法分离的局部异常则无明显对应关系。利用重力小波一、二、三阶细节预测了宁东地区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含煤区的远景,充分发挥了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在煤田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油砂山地区露头油藏圈闭特征、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分析,结合油气成藏过程,查明该区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油砂山地油层(组)分布受潜水面控制,原油物性由浅至深逐渐变好,产层呈明显低压;油气藏形成经历圈闭发育期、油气充注期和油藏调整-聚集期,具"持续充注、晚期成藏"特征。此过程中深部充足油源是成藏的物质基础,优质储层是油气储集的必要条件,断裂-超压联控是油气运移的关键,后期构造改造为油气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