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818篇
海洋学   13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亭贡拉地区亭贡错组中首次发现了早白垩世早期典型分子Dicheiropollis花粉。这一孢粉组合同时还含有大量的Classopollis和较多的Ephedripites,指示当前孢粉组合和亭贡错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区域发育以掌鳞杉科为主、在林下或林间生长有麻黄科的植被群落,指示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也为该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碰撞封闭时限提供了年代资料约束。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成因-环境原则和多指标综合原则,依据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冰川地貌特征、冰碛物特征和孢粉信息,重建了该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其中,冰碛物中的石英砂扫描电镜结果揭示了冰川、流水、风等地质营力对冰碛物的影响,孢粉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当时的植被类型。根据垭口冰碛ESR年龄280 ka B.P.和冰碛剖面特征,将其时代暂定为300~260 ka B.P.;根据纳赤台地区的冰川地貌和沉积物特征,确定纳赤台后沟沉积为冰水扇沉积,纳赤台冰期为600~400 ka B.P.;根据玉虚峰U形谷两道侧碛垄的ESR和OSL年龄将其时代暂定为末次冰期早-中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冰期序列厘定为望昆冰期(700~500 ka B.P.)、纳赤台冰期(600~400 ka B.P.)、垭口冰期(300~260 ka B.P.)、玉虚峰冰期(115~44 ka B.P.)、本头山冰期(20~13 ka B.P.)。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的孢粉研究,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带。自13.6ka以来,日干乔地区古气候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13.688~11.093ka以温湿气候为主,11.093~8.512ka气候较为干旱,2.74~5.39ka,8.512~5ka气候转暖,温和湿润,5ka至今,该地区气候环境最好,温暖湿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温湿的草原环境,孢粉记录反应了红原县日干乔地区第四纪更新世经历了潮湿—干燥—潮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的7个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剖面进行年代测试,结合地层和孢粉分析得到晚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如下:16~10 ka B.P.,风成砂出现,沙地活化;10~3 ka B.P.,砂质古土壤发育,沙地固定;约3 ka B.P.前后,风成砂出现,沙地活化;3 ka B.P.至今,多层弱发育砂质古土壤和风成砂的交替出现,指示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的多次固定与活化;从约4~2 ka B.P.,沙地环境由草甸草原逐渐退化为典型草原。分析表明,3 ka B.P.以前科尔沁沙地的演化完全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尤其是辽代以后)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95.
35000 aBP以来四川洪雅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古气候参数方法对四川洪雅GMH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结合定年数据,分析出本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并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大约35670 aBP以来,四川洪雅地区总体经历了暖湿—温润—凉干—温润—冷干—温湿—凉润—暖湿—温润的气候变化过程,其间多有反复;GMH剖面孢粉记录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在古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对H3、H2、H1、YD等气候事件反映明显;E带(21100-17000 aBP)对应的降温减湿期较石笋记录提前出现与研究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山前台地的地貌特征有关;对比发现I带中的温干气候期(约2150aBP前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地球环境系统研究的重要参考,对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进行系统取样,通过岩性观察和孢粉鉴定分析,系统研究了研究区下白垩统古气候演化及有机质富集条件。研究区共鉴定孢粉58属173种,包括裸子植物37属141种,被子植物6属11种,蕨类植物15属21种。孢粉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均在90%以上。植被类型主要为针叶林,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暖温带—北亚热带气候类型,总体表现为半湿润—湿润气候,部分层位为半干旱气候。其中,最有利于研究区有机质富集的气候条件是半湿润气候,其次为湿润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97.
井中地层层序的建立和时代确定,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的关键证据,对正确确立储层意义重大。新疆克拉玛依油田424井上部2 140~3 178 m井段以海相陆源碎屑岩为主,在井深3 176.94~3 178.44 m深灰色粉砂岩与灰黑色细砂岩互层中获得了匙叶粉Noeggerathiops-idozonotriletes等孢粉化石,指示其时代属晚石炭世早—中期(Bashkirian-Moscovian)的可能性最大;下部井段3 178~3 551.63 m以火山角砾岩间夹熔岩为主,在3 340.50~3 343.50 m杏仁状玄武安山岩获得306 Ma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确认上部陆源碎屑岩与下部火山角砾岩二者为整合接触,二分性特征明显。据此,确认上部层位与424井之北哈拉阿拉特山区阿腊德依克赛组建组剖面下段总体可对比;下部层位与424井之北哈拉阿拉特组上部层位可对比。这一成果细分了424井中岩石地层单位,弥补了这2组在山区原建组剖面“原始接触关系不清,新老关系不明”之不足。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部宝日勿苏地区地质调查井宝D1井井深22~255.70m井段发现的孢粉化石的系统分析研究,共获得孢粉化石47属65种(包括未定种).根据孢粉化石属种类型及其含量和变化特征,将孢粉化石组合划为Lycopodiacidites-Denso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孢粉化石赋存地层相当于白音高老组.通过系统分析孢粉组合中主要孢粉属种及其母体植物的生长环境,推测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在早白垩世早期为暖温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同时旱生植物的大量出现,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早期受到了干旱气候的影响,但与典型的干旱环境不同,推断与当时的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中东部全新世草原植被、环境及人类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翡  K.Lisa  熊尚发  黄凤宝 《中国科学D辑》2004,34(11):1029-1040
运用植硅体分析, 结合孢粉资料探讨了内蒙古中东部太仆寺全新世草原植被、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古土壤剖面植硅体和孢粉记录表明, 研究区在5000 a BP左右植被及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5000 a BP之前, 羊草-针茅草原中C4植物占一定比例; 5000 a BP后, C4植物明显减少, 反映气候变冷、变干; 草原中的克氏针茅、冰草、麻黄属、藜科、紫菀属类以及锦鸡儿等成分的增多, 与草原植被退化有关. 10000 ~ 8720 a BP, 研究区羊草-针茅草原中蒿类灌丛较多, 冬季风较强; 8720 ~ 7000 a BP, 羊草-针茅草原中C4植物广泛分布, 表明夏季风增强. 7000 ~ 5000 a BP为研究区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草原植被成分多样, 研究区周围有松林及温带落叶林分布. 4200 ~ 3000 a BP, 草原植被明显沙化, 冰草、紫菀属类以及蒿类灌丛增多. 3000 ~ 2170 a BP, 草原中的菊科植物蓝刺头类的繁盛以及C4植物的增多与研究区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约2170 a BP之后, 人类活动加剧了草原植被的退化.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拉萨地块设兴组孢粉化石新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萨地体的典中-那玛剖面设兴组上部新发现孢粉组合,其特征为:孢粉化石多为第三纪常见分子,未发现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特征分子.因此样品产出的层位不可能属于白垩纪的沉积.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植物为主体,主要为桦科的桤木粉(Alnipollenites)、桦粉(Betulaepollenites)、枥粉(Carpiniptes),山毛榉科的栎粉(Quercoidites)胡桃科的胡桃粉(Juglanspollenites),榆科的榆粉(Ulmipollenites),椴科的椴粉(Tiliapollenites)等,热带、亚热带植物孢粉少量出现;草本植物花粉出现很少,如晚第三纪常见的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及蓼科(Polygonaceae)等,指示了样品所在层位沉积时的气候并不干旱;早第三纪早期大量出现的三孔沟,网面三孔沟等花粉少量出现;孢粉总的面貌反映了温凉、湿润的温带气候,指示了落叶、阔叶森林广泛分布.孢粉组合更接近于早第三纪中晚期的面貌,其时代可能属于始新世-渐新世.本次孢粉的面貌与伦坡拉盆地的牛堡组中段孢粉化石面貌有些相似,与牛堡组上段和牛堡组之上的丁青组(渐新统)孢粉面貌相差甚远.因此推测,典中-那玛剖面设兴组产出孢粉的层位与牛堡组中段可能处于大致相同的时代或稍晚的时代.典中-那玛剖面的设兴组可能不仅仅包括晚白垩世晚期的地层,还包括下第三系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