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8篇
  免费   2232篇
  国内免费   3279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1855篇
地质学   11150篇
海洋学   73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791篇
自然地理   51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九五期间(1996~2000年)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进展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1999~2001年)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台站分布、仪器配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22.
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南宁市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文件审核的总结,依据相关防雷设计规范,提出对新建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审核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3.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4.
225.
226.
李昌富  李松 《黑龙江测绘》1997,20(3):20-21,9
对几种计算简捷而精度又较高的1980系坐标换带计算程序分别进行一定数量的试算,现将试算、分析、比较情况介绍给同行们,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27.
利用TM数据快速提取含矿蚀变带方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马建文 《遥感学报》1997,1(3):208-213,224
热液蚀变岩类是在含矿热液作用下引起原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蚀变岩类往往与内生产矿产伴生,有时其本身就是含矿体。不同蚀变矿特级组合具有独特的光谱响应,但是光谱的反射和吸收产特征较弱称为遥感找矿弱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228.
1993年6月8日堪察加东部沿海MS=7.3地震是一次非常复杂的破裂过程.通过宽频带波形拟合方法,结合子事件叠加的空间传播特性和视时间差的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破裂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传递带有强烈的单向性,主要破裂过程可以表示为:破裂成核——北东东——正东偏北——正东偏南——停止,由深至浅.   相似文献   
229.
吉姆.  AB 《内陆地震》1997,11(1):88-96
哈萨克斯坦地震活动造山带由从南东环绕年轻板块─—图兰板块和哈萨克地质构造的山体构成。仅在最近的107年这里发生了10余次强烈的破坏性的M≥6.5级的地震。因此,最近20年进行的地震研究的方向是查明地震活动与地壳构造系统和构造过程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地震构造问题是确定强烈地震的地点,同时确定在“地点”下面的无论是区域的还是局部的震源分布。地震的构造研究还包括一系列问题:区域地震活动性、加固地基、新构造运动、最新构运、古地震断层、查明估计地壳地震势能的定量标准等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基础的可比性和造山带的地震断层,根据地质条件估计了地壳的地震势能;认为,地震构造图可以作为估计地震危险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0.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由强烈活动的艾卡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与卡兹克阿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南、北两条巨型边缘弧形构造带及其间的推覆构造构成。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每个弧形构造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逆冲推覆席体,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但同时又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独立地震破裂区或形变带与独立活动的弧形推覆构造可能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