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湘西北地区露头区早奥陶世生物礁发育,主要造礁生物有蓝绿藻(包括Cyanobacteria和Girvanella)、Pulchrilamina、Calathium、Batostoma、A,vhaeoscyphia。主要礁岩类型有障积岩和粘结岩,主要生物礁类型有障积礁和粘结礁。根据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生长阶段和灭亡阶段。部分生物礁生长阶段形成的岩石类型上下不同,成礁方式也不同,据此可将生长阶段分为两期。根据生物礁上覆岩石类型的不同可推测其死亡方式是属淹死型还是属渴死型;根据围岩和礁岩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可形成追赶型和并进型两种生物礁埋藏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控制着生物礁的生长、发育、死亡和埋藏,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可形成生物礁不同的发育、死亡和埋藏模式组合。  相似文献   
92.
曹勇  孙知明  裴军令  李海兵  许伟  张蕾 《地质学报》2021,95(5):1448-1458
柴达木地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和构造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前人根据沉积地层和古生物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早奥陶世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但是这种定性认识还缺少古地磁学的定量证据。本次研究对柴达木地块欧龙布鲁克地区下奥陶统多泉山组灰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通过系统热退磁获得了8个采点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其构造校正后的古地磁平均方向为Ds=345.3°,Is=-14.5°,κs=54.8,α95=7.5°。这一高温特征剩磁分量远离现代地磁场方向,且所有样品的特征剩磁分量均为反极性,其单一反极性特点与全球奥陶纪磁性地层研究确定的早奥陶世反向极性期相吻合,本文认为这一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很可能代表了研究剖面早奥陶世时期的原生剩磁。根据奥陶纪地磁极性特征,确定柴达木地块早奥陶世的古地磁极位置为-43.4°N/116.9°E(dp/dm=3.9°/7.7°),相应的古纬度为7.4°N±5.5°(参考点:37.2°N/96.6°E),表明柴达木地块在早奥陶世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位置。综合古生物和沉积学资料,提出柴达木地块早奥陶世可能处于华南地块北部,冈瓦纳古大陆澳大利亚陆块西北的古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93.
《地学前缘》2017,(5):350-367
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构造-沉积环境经历了快速而剧烈的变化,恢复该时期盆地原型有助于揭示盆地充填演化和盆山耦合。利用最新的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以沉积相为研究实体,将盆地充填与周缘构造演化相结合,由点→线→面进行分析,恢复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不同时期(以组为单位)的构造-沉积环境,并建立了相应的盆地充填演化和盆山耦合样式。吐木休克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西部发育淹没台地-深水台盆沉积体系,巴楚—塔中和塘南为暴露剥蚀区;良里塔格组沉积期,盆地西部发育开阔台地-深水台盆沉积体系,其中玉北东部—塘古巴斯碳酸盐岩台盆反转为浊流盆地;桑塔木组沉积期,盆地西部发育混积陆棚-浊流盆地沉积体系,仅在柯坪发育欠补偿沉积;铁热克阿瓦提组沉积期,盆地西部广大地区为暴露剥蚀区,并发育碎屑滨岸-陆棚沉积体系。吐木休克组-桑塔木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东部持续发育深水浊流沉积体系;铁热克阿瓦提组沉积期,演变为碎屑陆棚沉积体系。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在东西分异的台-盆格局基础上叠加了南北分异的隆-坳格局:吐木休克组沉积期,盆地西部差异升降显著,南北向隆-坳相间的格局初步形成;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沉积期,盆地发生整体的沉降与充填,沉积格局由西厚东薄反转为东厚西薄;铁热克阿瓦提组沉积期,盆地南部和北部发生强烈隆升,古地理格局具南北陆中间海的特征,南北向隆-坳相间的格局定型。在塔里木地块与南部岛弧耦合作用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大量陆源碎屑的注入和盆内差异升降作用使得晚奥陶世构造-沉积环境发生了快速变迁。奥陶纪末,在南北双向挤压背景下,大规模的海退和盆内物源区的出现使得塔里木盆地结束了震旦纪以来碳酸盐岩大面积发育的历史,标志着盆地演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笔石动物群在早一中奥陶世之交全球分布的控制因素,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①分析了穿越扬子地台笔石动物群的分布特征;②在对笔石体形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体深度对笔石动物群分布的影响;③根据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并参考现今的洋流分布,建立了早一中奥陶世之交的洋流分布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以水体深度作...  相似文献   
95.
笔者把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分为三个岩性段,下奥陶统新建五个笔石带、北天山西段以笔石带化石的混生为显著特点,除巳公布的Cardiograptus-Oncograptus混生外,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的混生为一新的例证、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在我国华南它们分别是新厂期X_1和X_2的笔石带化石,而在果子沟它们上延到相当华南新厂期X_3的层位、此两笔石属的个别分子可继续上延到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带的底部和T.fruticosus带、风沟组被厘定为中奥陶统下部.在科古琴地区发现有中奥陶统上部层位和晚奥陶世地层.  相似文献   
96.
野外观测发现,在新疆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C2a)至下奥陶统蓬莱坝组(O1p)的碳酸盐岩在剖面上存在不同尺度的沉积旋回:体系域级、米级旋回级、藻纹层级.对49件样品进行微区取样,共得到98件样品,对其进行了精细的不同尺度沉积旋回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C值(PDB)分布在-1.6‰~1.6‰之间,平均为-0.5‰,δ18O值(PDB)为-12.7‰~-4.3‰,平均-6.2‰,因此,除了明显受到后期成岩蚀变作用(退白云岩化)的藻碳酸盐岩外,其余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总体位于正常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范围内.在体系域尺度上,对于Ⅲ2旋回层序高水位体系域(C2a1),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对于Ⅲ3旋回层序(C2a2-O1p),伴随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岩石沉积微环境复杂多变.在米级旋回尺度上,米级旋回的形成除了受高频海平面变化影响外,还受到古构造、古气候的叠加影响.在藻纹层旋回尺度上,δ13C值比δ18O值更能反映藻纹层的旋回性变化特征,藻纹层的形成受控于有机质沉积速率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7.
华南上扬子区早-中奥陶世疑源类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军  T.Servais  燕夔 《地层学杂志》2003,27(4):298-305
对上扬子区 7个剖面早—中奥陶世疑源类研究表明 ,这些疑源类组合在分异度及属种组成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上扬子区古环境变化的反映。在上扬子区西部 ,近岸碎屑岩相沉积的滇东红石崖组所产疑源类组合分异度低 ,为个体较小、壳饰较简单的分子 ;上扬子区中部 ,以黔北湄潭组为代表的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沉积中 ,疑源类分异度较高 ,并出现许多个体较大、壳饰较复杂的分子 ;而在上扬子区东部鄂西宜昌大湾组陆棚相灰岩与泥岩中 ,疑源类分异度继续增高 ,其中个体大、具粗大、长而复杂突起的分子占优势。  相似文献   
98.
从桌子山剖面看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等深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贺兰坳拉谷北段桌子山剖面奥陶系各组地层沉积相特征,得到了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和横向迁移规律。以桌子山剖面奥陶系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相模式,识别出了典型的碳酸盐等深流沉积,建立了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层序地层学模式,从而为验证坳拉谷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
内蒙古塔尔气地区佳疙瘩组地质特征及锆石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  马瑞  和钟铧  陈飞  隋佳轩  高博 《世界地质》2016,35(2):357-369
通过对塔尔气地区佳疙瘩组的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及锆石年代学等特征的研究,对该组岩石的变形特征、构造背景及形成时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出露的佳疙瘩组以二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片岩及石英岩为主,变质矿物组合为:石英+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变质程度相当于绿片岩相。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应为晚奥陶世晚期,原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后期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第一期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形成北东向展布的构造线;第二期变形应力场为近南北向挤压,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线方向,时代可能为早石炭世之后。  相似文献   
100.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镶边台地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岩芯、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并研究了沉积相演化、分布规律。晚奥陶世塔中地区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组成的沉积型镶边台地。良里塔格组层序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共10个准层序组。前者包括准层序组1~4,为退积、加积准层序组,岩性以泥晶灰岩类为主、夹颗粒灰岩,局部发育生物灰岩。后者包括准层序组5~10,为加积、进积准层序组,岩性为颗粒灰岩、生物礁灰岩夹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时期,沉积范围逐步覆盖研究区,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的沉积范围相对稳定,开阔台地以滩间海、台内洼地等低能沉积亚相为主,台地边缘丘、滩沉积范围逐步扩大,出现镶边沉积特征。高位体系域时期,台地边缘沉积范围基本具有继承性,发育2~7期礁(丘)-滩的沉积旋回,形成礁滩复合体镶边特征;开阔台地大范围内为较低能滩间海沉积,局部发育2~4期丘(礁)-滩沉积旋回。该时期,台地边缘与开阔台地沉积地貌出现明显的高低分异,镶边台地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