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对崆岭高级变质地体主体奥长花岗片麻岩2个样品和不具Eu异常的变碎屑沉积岩 2个样品单颗粒锆石 SHRIMP U-Pb原位(in-situ)定年结果,揭示出奥长花岗岩浆的侵入年龄为 2 947~2 903 Ma在变沉积岩中发现了年龄为 3.3 Ga的碎屑锆石,直接证明扬子克拉通曾存在古太古代陆壳物质.不具Eu异常变碎屑沉积岩的亏损地慢Nd模式年龄(TDM= 3.2-3.3 Ga)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2.
Cг-3科拉超深钻所揭露的剖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元古与太古杂岩连续的岩心创面引起了各方面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书中将剖面中太古宙杂岩划分出10个韵律性交互层,组合成5个相似的韵律.整个太古宙剖面上部相对含富铝高的矿物,下部相对含富钙高的矿物.分布最广的岩层是各种成分的片麻岩.夹有厚度不大的铁质石英岩、角闪岩.太古宙杂岩中已发现有近40种金属矿物.Ni、Co、Cu和Ti富集达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93.
太古宙构造研究倍受地质学家们重视,它对研究大陆岩石圈乃至整个地球形成和演化,创立地球动力学模式具有重大地质意义,近年来,太古宙构造研究取得巨大进展,通过对世界上一些经典地区研究,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认为太古宙克拉通内的高级区和绿岩带及其内部都是由异地构造层或地体水平拼贴形成的,尽管太古宙克拉通的大地构造模式众多,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板块构造模式在太古宙构造演化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4.
СТ-Э科拉超深钻所揭露的剖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元古与太古杂岩连续的岩心剖面引起了各方面研究人员的极大闪注,书中将剖面中太古宙杂岩划分出10个韵律性交互层,组成成5个相似的竭律。整个太古宙剖面上部相对含富铝高的矿物,下部相对含富钙高的矿物。  相似文献   
95.
以中国大别山为例,阐明太古宙的岩石组合是受巨陨星撞击构造控制,由巨陨撞击盆地经岩浆贯入及沉积物充填逐步演化而成。因像是包裹在地壳中的核体,命名壳核构造。  相似文献   
96.
华北太古宙两类灰色片麻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仁民 《地质学报》1994,68(2):119-131
灰色片麻岩是具太古宙特征而有构造意义的英云间长质侵入体。华北太古苗灰色片麻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遵化型。它与基性麻粒岩呈“互层”产出,形成双峰式混合岩伏建造。矿物成分复杂,稀土型式变化大,有正铕异常,属原地半原地深位混合岩化成因,熔融量大(30%±),作为早期深变质绿岩带根部的板底垫托而阻止了基性岩的沉没。其二为恒山型。有岩体形态和较大幅度的上升侵位,矿物成分简单,稀土型式变化小,常无铕异常,为深变质绿岩带俯冲下插并熔融侵位的产物,熔融量小(15%±)。本文试图通过灰色片麻岩的研究为古板块构造和早期地壳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7.
由于高级变质区的复杂性,因此对区内太古字的划分众说纷坛。在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基础上,论证了新的地层及时代划分方案,包括古(早)太古代曹庄群(时限为3600~3200Ma)、中太古代迁西群(包括早期的下亚群水厂表壳岩,时限为3200~3000Ma及晚期的上亚群太平寨表壳岩,时限为3000~2800Ma)、新(晚)太古代早期的遵化群(2800~2650Ma)与晚期的双山子群(原滦县群,相当下亚群〕、朱丈子群(二者的时限为2650~2450Ma)。利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广太古宇的变火山岩系列,认为均属沟、弧盆的生成环境,曹庄群属于稳定单陆屑建造。生成于冒地槽环境(沉积第一阶段);迁西群至朱丈子群为非稳定型杂陆屑建造。参照听伴生的火山岩的地化成果,进一步划分中太古代属于岛内至岛前盆地的海进层序(第二沉积阶段)及新太占代各群白早而晚为孤前、孤内至孤后盆地的海退层序(第三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辽宁清原太古宙地体中代表性剖面的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太古宙上壳岩浑南群和清原群金含量明显低于地壳金丰度值,反映了金在后期成矿能量作用下,发生了迁移-聚集成矿的趋向,形成了各种类型金矿床。地层中金和其它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表明,金常与亲铁和亲铜元素形成多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99.
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大陆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质岩石是太古宙地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大陆地壳的演化模式都必须包括能够形成这些花岗质岩石的恰当的地质环境。本文在归纳总结太古宙地体中花岗质岩石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将太古宙地体中的花岗质岩石划分为TTG岩系、柴苏花岗岩系和花岗岩—混合岩系,并分别探讨了三者的源岩物质和成岩过程,以及它们在太古宙大陆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建立了太古宙大陆地壳演化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0.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金矿床的岩浆成因模式,在过去曾广受拥护,但随后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变质成因模式的讨论。近年来。根据金矿与小侵入体空间共生关系、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重新提出金矿岩浆成因的论点。本文就是介绍国外近年来对这一论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