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赖兴运  徐学义 《地球科学》1996,21(6):611-614
尖晶石角闪橄榄二辉岩及角闪二辉岩等超镁铁质变质岩与高压麻粒岩伴生,分布于宣化太古代高级地体中,其中典型的粒状镶嵌变晶结构,变余交代结构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是太古宙交代地幔岩在麻粒岩相条件下重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2.
角闪岩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科拉超深钻资料为依据做一介绍。在CT-3科拉超深钻岩心剖面中,太古宙杂总厚度的30%为角浆岩岩石。它们多数呈浅成整合和不整合层状产出于片麻岩和花岗岩围岩中。根据产状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成分,整个剖面中的角闪岩可为二个成因类型12个组。  相似文献   
113.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建  沈保丰 《地球化学》1996,25(5):458-467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4.
刘义德 《辽宁地质》1995,(3):194-198
家峪-北五台沟-带太古宙变质岩经过韧性剪切作用。变质岩中石英的应变特征揭示了该韧性剪切带各种因素的量,经分析计算差异应力为σ1-σ3=122.87MPa,最大剪切应力为τmax=61.44MPa,剪切带的温度为550-650℃,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8-22km,静压力即围压为450-600MPa,弗林指数K=0.49-0.50,经历三维应变,X轴增加60%,Y轴增加25%,Z轴缩短50%,体积缩小3  相似文献   
115.
太古宙岩石中金富集的地球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于太古宙岩石中的四种类型金矿床,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明显的后生性、伴生性和叠生性,可划属同生构造型矿床(褶皱区)和叠生构造型矿床(断块区)。小秦岭金矿带的实际地质资料表明,金矿床与褶皱作用和与之同步形成的剪滑断裂,以及随后叠加的脆性断裂等多期动力变形—变质(混合岩化)环境相联系。因此,找矿工作应着眼于成矿作用的特殊地球动力学环境,从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出发。  相似文献   
116.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88,7(4):16-26
本文以冀东地区为例,从太古宙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出发,根据已知金矿床的通性,从同位素角度系统讨论了古老地壳内部含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和可能的成因,并建立了金矿成因模式。指出该区具有花岗岩-绿岩构造体制,在空间上可以分为紫苏花岗岩系、TTG杂岩系和构造置换-复合岩系三个构造亚区。建立了区域地质事件年表,阐述了金矿分布与地质背景的空间关系,金矿化与地质事件的时间关系。文中将冀东地区金矿分为金厂峪、都山和峪耳崖三种类型,总结了该区近三十多个矿床(点)的八点通性。通过氢、氧、铅同位素的讨论,论证了含矿热液是一种与围岩近似处于氧同位素平衡的特殊流体。中文强调了区域性地壳隆起对金矿形成的重要控制作用,提出太古宙末期伴随着变质作用结束和中生代中期伴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而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地壳迅速隆起是冀东地区金矿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7.
辽宁省清原县的南龙王庙金矿,赋存于太古宙绿岩带的变粒岩岩段中。矿体受深层次绿帘角闪岩相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附近有明显蚀变。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脉岩,金为裂隙金,成色为946。金和微量元素相关性指示矿质金源自绿岩,同位素特征反映矿质疏、铅也源自绿岩,石英包体水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溶液为变生(质)水。所以,南龙王庙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同韧性剪切变生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晚太古宙。  相似文献   
118.
119.
中国太古宙地质体组成、阶段划分和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沈其韩  钱祥麟 《地球学报》1995,16(2):113-120
我国太古宇陆壳主要见于华北克拉通区内,由高级变质的麻粒岩相带、角闪宕相区和低、中级变质的绿岩-花岗岩区组成。按地质时序可划分为始、古、中、新太古4个阶段。麻粒岩相带的组成主要由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主和少量表壳岩或主要由表壳岩含一些花岗质岩石。绿岩-花岗岩区时代主要属新太古代,绿岩属基性火山-沉积建造,基性岩的原岩物质来自相对亏损的上地幔,形成于大陆边缘的裂谷环境。太古宙末,板块体制已经形成,麻粒岩相带是板块体制的俯冲碰撞机制的产物。对克拉通古陆块能长期成为大陆的解释,应认为是下地壳的挤压环境,促使陆壳以板底垫托叠置、垂直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20.
大别造山带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是研究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古老基底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其内广泛发育的混合岩长期被认为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本文对北大别团风一带新识别出的一套混合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岩第一类锆石核部具有岩浆锆石特点,组成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850±86 Ma,该年龄代表了混合岩原岩年龄。第二类锆石具有变质深熔锆石特点,其加权平均207Pb/206Pb年龄为2011±12 Ma,代表了混合岩化的时间。岩浆锆石多数具有负的εHf(t)值(-8.1~2.2),对应两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为3.6~3.0 Ga,表明原岩可能为大别造山带内古太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并可能在形成过程中伴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与之相比,变质锆石均具有正的εHf(t)值(0.3~8.2),对应TDM2为2.7~2.2 Ga,说明在混合岩化变质深熔过程中锆石Lu-Hf同位素体系完全开放,导致了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升高。本文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除了中生代混合岩化作用以外,还存在古元古代与Columbia超大陆聚合过程相关的一期混合岩化作用,为目前已知的大别造山带内最早一期混合岩化作用。此外,该套混合岩原岩为太古宙岩石,且对应模式年龄高达3.6 Ga,这扩展了目前已知的大别造山带最古老岩石信息范围,表明大别造山带内太古宙古老地壳物质可能不仅局限于黄土岭一带,还在北大别更广泛地区出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