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霍山杂岩体中的两次韧性剪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琪 《山西地质》1992,7(4):442-448
  相似文献   
82.
新资料的大量累积使得有可能对地壳的演化及地史时期决定其构造的作用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地壳的演化受下列因素制约:由于天然放射性元素源的减少而引起热流的逐渐降低、深部重力分异速度的降低、随地球-月球距离的增加而引起的地球潮汐规模  相似文献   
83.
吉林省南部太古宙花岗质岩石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毕守业  张殿发 《吉林地质》1991,10(3):12-23,T001
吉林省南部早太古宙高级区和晚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中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广泛发育,各岩体分布明显受太古宙边缘穹隆及中央卵形隆起控制。在岩石化学特征上明显反映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钙碱性两个演化趋势。经稀土模拟计算,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可能由石英榴辉岩经10—40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84.
85.
86.
笔者研究了太古宙陆壳中部分熔融层存在的条件和它们存在的后果。这可由一个已提出的最古老的云黄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地壳,用开放系统的分离结晶作用模式来解释,其涉及到小于50Km深处的全球性部分熔融层(Kramers,1988)。对于一个熔融层保存的先决条件是它应被固体的地壳覆盖着。因为在低压条件下,  相似文献   
87.
对太古宙一些金矿的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其含金的成矿流体以盐度小于10当量NaClwt%、均一温度为170—400℃、CO_2的含量高到中等并含有一定量的CH_4为特征。在这些矿床中主要见到三种类型的包裹体:CO_2包裹体、H_2O-CO_2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这三类包裹体常产于同一裂隙中或一个晶体中,或各产于不同的裂隙中,或其中之二共存于同一裂隙中,并且其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和CO_2含量相差甚大,这表明发生了相分离。用质谱仪对这种同一世代的包裹体进行分析,证明的确存在着相分离,即原始的H_2O-CO_2-NaCl流体,由于压力降低而发生相分离,形成CO_2和NaCl-H_2O流体,金在这种相分离的过程中沉淀出来,研究也表明,对于蚀变型金矿来说,引起金沉淀的因素除相分离外,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含金的成矿流体来说,CO_2的含量高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一点也许可作为找矿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88.
中国太古宙地体基本上分布在华北地台范围内,主要为花岗岩绿岩带.少部分为高级变质带.它们的主要特征是:(1)中国的太古宙绿岩带变质程度普遍较高,多为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2)普遍经受后来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和改造,它们的活动性显著高于国外的太古宙地体;(3)绿岩带下部的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多以镁铁质火山岩为主,超镁铁质火山岩比较薄;(4)科马提岩主要为玄武岩质科马提岩,可见变余火山组构.中国太古宙地体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是金、铁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9.
王予  薛林福  彭冲  马燕妮 《世界地质》2016,35(2):387-394
利用鞍山—本溪地区1∶20万重力资料及航磁资料、钻孔数据,结合实测岩石密度数据,采用地质剖面约束下的二维人机交互反演方法,完成了14条剖面的深部地质结构反演,确定了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埋深。鞍山—本溪地区结晶基底的最大埋深约为4 500 m,在下辽河盆地埋深最大;埋深较浅的地区主要位于本溪市以南地区。推测在田师付镇和平顶山镇以南可能存在隐伏铁矿。  相似文献   
90.
赵磊  张艳斌  杨正赫  韩龙渊  金正男 《岩石学报》2016,32(10):2948-2964
朝鲜狼林地体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岩石组成、形成和变质作用时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古元古代辽吉活动带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选取位于狼林地块东南缘,狼林群变质杂岩中的3个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分析。锆石的LA-ICPMS和SIMS定年结果显示,3个片麻岩原岩的岩浆结晶时代为2521~2567Ma,并且它们都经历了古元古代1.87~1.89Ga的构造热事件改造,表现为原始岩浆锆石不同程度的铅丢失以及变质锆石的形成。基于这一认识,并结合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结果可知,太古宙片麻岩存在于狼林地块平南盆地的南缘和东缘地区,由此推测狼林地块太古宙基底岩系的规模可能远大于目前所识别的这几个地区。这些太古宙片麻岩普遍遭受了古元古代强烈变质作用(深熔作用)改造,并且变质作用的时代可以与华北克拉通三条古元古代活动带的变质-深熔作用时代相对比,表明狼林地块可能至少在古元古代之前,就已经与华北克拉通组成了统一的大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