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333篇
地质学   925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伽师强震群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俊猛  卢芳  嘉世旭  徐强  唐伟 《地震研究》2006,29(4):338-343
根据天山造山带及其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二维速度结构、二维密度结构、二维电性结构、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以及大地热流和震源深度的分布,再结合对新疆西北部的蛇绿岩带、高压变质带和岩浆岩分布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天山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层间插入消减”模型。该模型认为,塔里木板块的中上地壳在库尔勒断裂附近向天山造山带的中下地壳层间插入;而下地壳连同岩石圈地幔向天山造山带的上地幔俯冲消减。在天山的西段(哈萨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地块由北向南插入到南天山之下约180km的深处,在其东段(中国境内),塔里木盆地由南向北插入南天山之下。这两个具有不同方向的下降板片的接触部位为费尔干纳走滑断裂。我国的伽师、喀什、乌恰地震区均落在这两个具有不同俯冲方向板块的结合部位附近,有着特殊的深部构造背景。南、北两大板块的双向挤压必定产生强大的应力,在地震区附近,这种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具有4个显著的特点:(1)板片的俯冲消减速度约高达每年22mm左右;(2)应力的积累与释放速率加快;(3)应力释放较容易;(4)应力释放较为集中。这4个特点可能是伽师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数次强震的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62.
姚盼  王杰  林文旺  曾兰华  陈仁容 《冰川冻土》2022,44(4):1260-1269
确定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不仅对深入认识冰川侵蚀的物理机制和理解冰川作用区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探讨构造、气候、地形间相互关系的根本。然而,以往的学者仅在构造活动略单一的区域研究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致使对构造的影响认识不足,那么,构造是否是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呢?又是如何作用于冰川侵蚀?北天山第四纪冰川作用规模巨大,留下了丰富的冰川遗迹,其气候与构造条件也多样,因而成为探讨上述问题的理想区域。本文在北天山北坡自西向东选取了7个冰川流域,基于每个流域的Hkr值和冰川侵蚀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数据,分析了该区域冰川侵蚀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天山各流域冰川侵蚀自西向东有减小趋势,该变化趋势是构造、气候、地形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山顶高度和降水对冰川侵蚀的影响最显著,两者均通过对冰川规模施加作用来控制冰川侵蚀,而构造也可能通过影响顶点高程、积累区面积、冰川规模,进而作用于冰川侵蚀,但是其是否发挥主要作用有待进一步认识。因此,冰川规模可能才是导致北天山各冰川流域侵蚀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3.
天山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的重要成矿带。在收集和研究中天山那拉提-巴伦台-星星峡成矿带地质、矿产成果资料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成矿类型、时空分布规律,认为石炭纪、中元古代、二叠纪为中天山主要成矿期,以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受变质型3种矿床类型为主要矿床类型;其中以卡瓦布拉克-星星峡Ⅳ级矿带成矿强度最高。厘定出矿床系列组6个、矿床成矿系列33个,认为那拉提-巴伦台-星星峡古生代构造旋回所发育的成矿系列是最重要成矿系列,表现出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沉积作用为辅的成矿特征。指出中天山存在:前寒武纪成矿演化阶段、早古生代(加里东期)成矿演化阶段、晚古生代(华力西期)成矿演化阶段、中生代成矿演化阶段、新生代成矿演化阶段5个构造-成矿的演化阶段;从成矿演化的时空序列,构建了中天山成矿带时空演化区域成矿模式,为区域铁、铅锌、钨等重要矿产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中国西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上的消融和热量平衡研究是在冰川消融区中部海拔高度3895m的平坦雪面上进行的。观测场中的粒雪由两个不同层次的清洁粒雪和包含来自沙漠地区尘暴的污化粒雪所组成。当下部污化层在表层出露时,冰川自然表面的反射率则产生急剧的变化。当反射率从0.67降低至0.52时,相应的吸收辐射量将随之增加47%。根据1983年7月5日至25日的观测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各天气情势下的热量平衡各组成分量的计算表明,在热量收入部分中,净辐射供热占71.6%5.40MJ/m~2·d),感热供热占28.4%(2.15MJ/m~2·d)。在热量支出部分中,消融耗热占94.8%(-6.79MJ/m~2·d),潜热占5.0%(-0.36MJ/m~2·d),其余0.2%(-0.013MJ/m~2·d)的热量用于冰雪层中的热传导。以热量耗散形式出现的潜热意味着蒸发抑制了凝结作用。这是因为该区相对的低温和较低的湿度的缘故。在夏季,尽管平均日总量为0.013g/cm~2的蒸发在年物质平衡中所造成的物质亏损似乎是不太重要的,然而它却是制约该区冰川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5.
天山布拉特沟是乌鲁木齐河源的一个支流,通过野外调查编绘了1:25000比例尺的布拉特沟地貌图。本图作为野外地貌工作的总结,集中地反映了本区的冰川、冰缘及重力流水地貌形态,区分了各形态的分布、成因及形态特征,是地貌图的说明书。 本区是现代冰川作用区之一,冰川地貌是主要的地貌形态。分布于谷地源头的现代冰川有3条,雪线高度约4000m,并处于退缩状态。冰川的主要地貌类型计有冰斗、槽谷,羊背石和冰碛垅等。呈现多道分布的冰碛垅(包括年轻冰碛垅和四个阶段的老冰碛垅),反映了冰川作用的演变过程。石冰川和泥石坡等冰缘地貌形态也广泛分布于此。其他重力地貌和流水地貌类型也比较齐全。这表明布拉特沟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广泛分布的区域。现有地貌形态在排列分布上呈现不对称状况,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因素作用的结果。所有这些特征与乌鲁木齐河主谷的特征相似,冰川序列也与主谷平行。  相似文献   
66.
67.
易朝露  崔之久 《冰川冻土》1994,16(3):265-273
本采用薄片法对新疆阿尔泰山哈纳斯河流域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上融出碛、冰下融出碛和滞碛的孔隙特征进行了分析。冰上融出碛以不规则大孔隙为主,孔隙的孔径分布范围广,而受到静冰压力和冰川剪切的冰下融出碛和滞碛则以规则的圆孔隙和扁孔隙为主,视孔径主要集中于3-4ψ处。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大量实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天山南北麓库车山前拗陷和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在第四纪时期主要的构造变动及形成的最新构造形迹,并利用石油地质研究的最近成果对山前拗陷中最新构造的形成、演化以及褶皱构造与基底断裂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天山高山冰缘环境的融冻泥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学报》1994,49(4):363-370
根据实地观测结果分析,本文得出:天山冰缘环境发育的融冻泥流分布在海拔2500─3600m间的阴坡。融冻泥流发育要求地下含水丰富,粒度以细粉砂为主,地表坡度10─31°。融冻泥流的形态多数为长宽比小于1的叶状,少量为舌状。融冻泥流表面平均运动速度为11.14cm/a,舌前缘前进的平均速度的1.86cm/a,中轴部位的运动速度比两侧大。  相似文献   
70.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科学》1995,15(3):226-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