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9篇
  免费   4379篇
  国内免费   5381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4460篇
地质学   20506篇
海洋学   118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223篇
自然地理   382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816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124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880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878篇
  2003年   833篇
  2002年   902篇
  2001年   935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822篇
  1998年   812篇
  1997年   782篇
  1996年   810篇
  1995年   788篇
  1994年   751篇
  1993年   631篇
  1992年   658篇
  1991年   554篇
  1990年   502篇
  1989年   411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0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62.
63.
纵贯我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切割穿越不同的构造单元,有着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对地质构造、地层发育、岩浆活动、矿产及地震活动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山东沂沐断带、渤海郯庐断带和下辽河断带都是郯庐断裂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郯庐断带的性质及演化历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关于郯庐断裂的性质众说纷云,  相似文献   
64.
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变质高峰期温压条件、退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本区为鲁苏构造带的北延部分,代表本区晚元古代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及三叠纪华北陆块向华南陆块推覆事件的发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65.
1  8 0 1和 5 34站位的侏罗纪地层1 .1  80 1站位的放射虫ODP80 1站位始钻于 ODP1 2 9航次期间 ,并且是太平洋中对侏罗纪洋壳进行采样的惟一位置 ( 1 8°3 8.5′ N、1 56°2 1 .6′ E,Pigafetta海盆 )。ODP1 85航次在 80 1 C孔钻入洋壳的深度为3 41 m。首先使用 HCL溶液分离出样品中的放射虫 ,然后用稀释的 HF( 1 %~ 3 % )除去碳酸盐组分。本文运用了放射虫个体组合带 ( UAZ)和 Baumgartner等 ( 1 995)的分类法。80 1 B孔的 1 2 9-80 1 B-3 7R-1 ( 0~ 6cm )和3 9R-1 ( 8~ 1 1 cm)样品中发现了保存中等至保存好的放射虫。1 2…  相似文献   
66.
青岛胶州湾3.2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控震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构造分析的方法 ,对青岛胶州湾 3.2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州湾 3.2级地震主要受 NEE向郝官庄断裂和 NNW向大沽河断裂控制 ,并根据现代活动断裂的标志 ,对上述 2组断裂活动性特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7.
《热带海洋》1990,9(1):61-68,T004
  相似文献   
68.
南沙群岛海域构造地层及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实验2”号调查船1987-1991年测得的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构造层划分、时代属性与分布特征。提出本区自白恶纪中期以来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两个裂谷作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69.
以胶南构造混杂岩带中榴辉岩的围岩——套程度不同的糜棱岩化岩石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其显微形变的结构特征及环境意义、石英组构特征及动力学信息,并讨论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和构造机制。  相似文献   
70.
太平洋西南部铁锰矿化的矿物学特征A.H.Kan等在对克马德克和新赫布里底岛弧—海沟构造系不同地貌构造的地质采样过程中(1990年科学考察船“AHecMHoB院士”号第17航次),在一系列测站上采集到不同的铁锰形成物(MO)。详细研究这些形成物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