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1161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821篇
地质学   3052篇
海洋学   68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635篇
自然地理   7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01.
当代造山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当代造山带研究正从以往以阐明板块运动历史和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为主,转向并进入到了阐明造山带岩石圈及其之下地幔系统中各层圈相互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的新阶段,大陆动力学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造山带研究正围绕着下列前沿问题展开工作:(1)碰撞后的造山过程:拆沉作用、伸展垮塌和深变质岩剥露;(2)造山带之下地幔的结构和演化;(3)壳内软层的性质和动力学作用;(4)造山带地壳的精细构造和演化;(5)巨量花岗岩的成因和侵位动力学;(6)沉积作用与造山过程:根据沉积特征对造山过程、造山事件的恢复再造;(7)新元古代超大陆。  相似文献   
402.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3.
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404.
叶洪  黄秀铭 《地震地质》1995,17(4):453-458
华北地台北部开展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与建议叶洪,黄秀铭,陈国光(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研究前沿之一,也是地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高新科学技术,因此近20年来尤其受到国际地学界的重视。世界上已有十余个  相似文献   
405.
大陆地震     
1.引言从地质学的观点出发,地震与地壳不同深度岩层中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积累、脉冲式地释放有关。新的全球构造学现在已成为地震成因广泛流传的学说:地震发生在巨大岩石层板块相互碰撞的边缘。碰撞产生了地震,其震源位于地球深部。但是也有不少破坏性地震根本没有发生在板块边缘,而是在它们的后方部位,其震源并不深。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说,这类地震有些不合理。然而,这真的是不合理吗?大陆内部的震源并非与板块的漂移有关,而是与大陆地壳所特有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06.
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自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以继承性差异升降作为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8级大震与该区断裂活动的关系,并对该次大震震源断层面错动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7.
沂沐裂谷是中国东部呈扇形展布的大陆裂谷系,从晚侏罗至白垩世裂谷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了一套碱性、钙碱性火山建造,尤以中生代钙碱性火山活动具有特色,并常常形成许多巨大的古火山机体,本文通过对产于古火山机体中两个含金斑岩铜岩床研究,初步得出其主要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08.
碳氢钠石是一种无水碱金属碳酸盐矿物,最初发现于美国的绿河盆地。一九八二年,在我国河南省泌阳凹陷首次发现。该矿物的化学成分是Na_2CO_3和NaHCO_3,分子式是:Na_2CO_3·3NaHCO_3。该矿物晶体呈板状,无色透明,主要产在重碳钠盐组成的碱矿层中。经测试确定,该矿物属二轴晶负光性,主折射率:Ng=1.531,Nm=1.524,Np=1.435,2V=31.45°;晶胞参数:a=10.046,b=15.633,c=3.492,a=92°8′,β=95。42′,γ=108°34′;最强的粉晶衍射线有:3.70(35),2.97(100),2.67(41),2.213(60);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带是:2616,1692,1662,1359,1048,1018,839,677cm_(-1)。据碳氢钠石的产状和共生组合特征,该矿物产于富钠,高P_(CO_2)的碳酸盐型内陆盐湖,是较高温度条件下快速蒸发的产物。  相似文献   
409.
长江断裂带东延问题及裂谷特性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断裂带东延至镇江后并未终止,而是于镇江、扬中之间南移了约三十公里,展布于江苏江阴、沙洲、靖江、南通境内,于吕泗以北进入黄海。同时讨论了长江断裂带的属性,指出长江断裂带应是一条自晚中生代以来的现代大陆裂谷带  相似文献   
410.
内蒙古中西部多岛海构造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蒙古中西部大陆由一个微大陆、三条弧后盆地和三条火山岛弧,即华北微大陆、白云鄂 傅弧后盆地、白乃庙火山岛弧、温都尔庙弧后盆地、苏尼特左-锡林浩特火山岛弧、贺根山弧后盆 地和二连浩特-锡林郭勒火山岛弧组成。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微大陆和火山弧的裂解、弧后盆地 的消减衰亡及弧-陆和弧-弧碰拉等构造演化,才最终形成今天所见到的这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