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4年   7篇
  1923年   8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71.
Seismic pounding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in multiple-frame bridges and girder ends in multi-span simply supported bridges has been commonly observed in several recent earthquakes. The consequences of pounding include damage to piers, abutments, shear keys, bearings and restrainers, and possible collapse of deck spa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pounding in bridges from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A simplified nonlinear model of a multiple-frame bridge is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inelastic frame action and nonlinear hinge behavior, to study the seismic response to longitudinal ground motion. Pounding is implemented using the contact force-based Kelvin model, as well as the momentum-based stereomechanical approach. Parameter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frame period ratio, column hysteretic behavior, energy dissipation during impact and near source ground motions on the pounding response of the brid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unding is most critical for highly out-of-phase frames and is not significant for frame period ratios greater than 0.7. Impact models without energy dissipation overestimate th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s due to impact, especially for elastic behavior of the frames. Representation of stiffness degradation in bridge columns is cssential in capturing the accurate response of pounding frames subjected to far field ground motion. Finally, it is shown that strength degradation and pounding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stiffer frames of the bridge when subjected to large acceleration pulses from near field ground motion records.  相似文献   
872.
河南虎晶石猫眼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地质》1992,10(4):308-311
  相似文献   
873.
General charaeteristics of bird‘seye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and distinctions are proposed between bird‘seye structure and a number of other features such as reerystallization, tiny holes resulted from dissolution and suncrack shrinkage. “Bird‘seye”commonly found in Southwest China owes their origin to gas bubble, shrinkage and other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874.
基于沿主光轴方向摄影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与核线排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沿主光轴方向摄影立体像对的交会角小、精度低,在常规的、面向测图的摄影测量均不采用。然而在火星运载体“着落”时的定位,移动测图、隧道摄影测量,特别是行走机器人视觉等实际应用中都会出现沿主光轴方向拍摄的序列影像,对沿主光轴方向的前后视立体像对的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径向差、切向差(相当于常规摄影测量中的左右视差、上下视差);相对定向;核线的排列等进行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75.
介绍北京奥运射击馆工程中,大跨度现浇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的结构设计特点,阐述空心板截面形式的确定,并且对一些构造措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76.
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交切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切法是最基本的地震定位方法之一,该定位方法具有稳定性强、速度快的优点。由于速度模型假设为均匀或水平均匀介质,与实际介质有较大偏差,因此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为克服传统交切法的缺点,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方法中,震源轨迹不再假设为圆形或双曲线形,而是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方法进行精确计算。数值模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可用于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  相似文献   
877.
大眼金枪鱼是世界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经济价值较高,捕捞压力的加大使中部太平洋大眼金枪鱼过度捕捞程度愈发严重。开展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将为大眼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取自中西太平洋和中东太平洋共182尾大眼金枪鱼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线粒体DNA控制区第一个高变区(the first hypervariable region,HVR-1)457bp的序列,共发现11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78种单倍型。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个采样点核苷酸多样性在0.03074-0.04362间,单倍型多样性在各个采样点都较高,变动范围在0.996-1.000之间;分子方差分析显示99.97%的遗传变异性来自于种群内;群体间的高基因交流值Nm和低分化指数Fst揭示中东太平洋与中西太平洋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78.
为了解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主要作业渔场次表层关键环境变量时空分布特征,作者采用2007~2012年Argo剖面浮标数据,分析了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延绳钓主要作业渔场区温跃层特征参数、12℃和距表层海温8℃(Δ8℃)等值线信息。研究表明,温跃层上界深度和温度以及Δ8℃等深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温跃层上界深度呈现出冬深、夏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大致呈纬向带状分布。1~3月份,北太平洋从东到西温跃层上界深度值都超过90 m,同期10°S以南的海域均低于60 m;7~9月份则相反。在太平洋150°W以西,20°S~20°N区域,温跃层上界温度全年在28℃以上。8℃等深线显示在东部太平洋,一块低值区域(150m)由东海岸向西海岸延伸;在20°N以北和20°S以南的高值区域(250m)表现出冬深、夏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温跃层下界深度图显示有两块高值区域(深度大于280m)从西向东,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漂移;在东部太平洋,两个高值区域之间的纬向区域常年存在一块下界深度低值区域(140m)。与下界深度类似,温跃层下界温度也有两块低温区域(12℃)从西向东,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漂移。在该低温区域的外侧舌状区域,下界温度超过17℃;东部太平洋在13~15℃。在15°N以北和15°S以南12℃等深线超过400 m,呈舌状;赤道东部太平洋,一块300 m深的细长舌状区域由东向西延伸。在上述区域之间,12℃等深线的深度值低于200 m。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温度,以及12℃等深线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太平洋金枪鱼主要作业渔场温跃层上界温度、12℃和Δ8℃等值线信息分布特征,为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9.
眼斑拟石首鱼早期幼鱼的饲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 1 .92万尾平均体重为 1 .4 2 g 尾的眼斑拟石首鱼 (Sciaenopsocelle tus)早期幼鱼 ,在 5个海上浮式网箱中分两个阶段用粉末型配合饲料与传统的鲜活饲料进行饲养效果对比试验 .试验期间表层海水温度范围 2 2 .9~ 30 .0℃ ,表层海水比重范围 1 .0 1 55~ 1 .0 2 0 1 .试验结果如下 :对照组 (喂鲜活饲料组 )和各试验组 (喂粉末型配合饲料组 )全长和体重、体长和体重、全长和体长关系式的差异都不大 ,对照组和试验组实验鱼的平均肥满度分别为 1 .4 8、1 .51 g cm3.粉末型配合饲料组鱼的平均成活率为 81 .5% ,全长平均增长率为 73.2 % ,体长平均增长率 79.6 % ,平均增重量为 2 7.5g 尾 ,平均增重率为 52 6 .9% ,总投饲量为 336 .2 6kg ,饲料系数的平均值为1 .0 7.鲜活饲料组鱼的平均成活率为 87.2 % ,全长平均增长率为 57.0 % ,体长平均增长率为 6 1 .4 % ,平均增重量为 1 9.0 g 尾 ,平均增重率为 377.6 % ,总投饲量为1 1 54.2 8kg ,平均饲料系数为 5.1 6 .粉末型配合饲料养殖效果的综合生物学评定值为 2 38% ( >1 0 0 % ) ,表明其养殖效果优于鲜活饲料  相似文献   
880.
2015年9月14日河北昌黎发生MS 4.2地震,收集整理易县地震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数据,基于面应变和切应变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震前出现异常变化,且2组面应变相关系数在震前数天即出现异常,该异常或可作为中小地震前应力应变异常识别的信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