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3篇
  免费   2860篇
  国内免费   3473篇
测绘学   1229篇
大气科学   588篇
地球物理   787篇
地质学   13107篇
海洋学   977篇
天文学   179篇
综合类   1358篇
自然地理   1001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813篇
  2021年   1001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952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9年   4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9 毫秒
231.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是鄂西地区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地层。著名的磷矿有荆襄磷矿、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保(康)磷矿。迄今已有20多年的勘探史,但由于各矿区研究程度不一,又缺古生物依据,亦不能依靠同位素年龄来作划分对比,故在地层及磷矿层的划分、对比上认识不一。笔者结合磷矿特征及含磷岩系岩类组合、剖面结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等,将本区划分为4个磷矿分布区,将陡山沱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5个含磷层位。  相似文献   
232.
二门大理石矿床位于鄂尔多斯拗陷区和汾渭地堑断陷区之间,属于韩城-永寿隆起区。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崮山组。通过对该矿床进行的1:2000地质勘查和综合研究,按岩石颜色、花纹、结构构造等将矿体划分为9个矿层,矿石划分为三大类型10个品种;分析了矿石的岩石化学成分,进行了抗压,抗折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实验;探讨了矿床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3.
234.
《水文科技信息》1996,13(3):41-44
建立了以色列中部Ayalon河的突发洪水实时预报混全模型,该模型由四个模型组成,即两个主要支流上游站的流量自回归模型;水流从上游站到下游站的传播时间模型;上游站和下游站之间集水面积上的时面汇流曲线和下游站的退水曲线。  相似文献   
235.
本文利用近几年1:5万区调资料,论述了燕山西段怀来地区青白口纪井儿峪组的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古生物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及接触关系,通过区域地层对比,探讨了井儿峪期燕山地区古地理面貌,指出了本区井儿峪组发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6.
237.
陕西蓝田地区新第三纪地层划分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田地区灞河组和蓝田组的时代归属是我国三趾马动物群分期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与府谷老高川三趾马动物群的对比及古地磁测定,该区新第三纪地层可分为上新统静乐组(原蓝田组上部)、蓝田组(原蓝田组下部)和灞河组.蓝田组的地质时代可归保德期庙梁亚期,地质年龄约为距今5.3—5.0Ma期间.灞河组的地质时代可与喇嘛沟动物群的对比,为保德早期或稍早.  相似文献   
238.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n-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1967)[1]的Nereites遗迹相.同时利用遗迹化石及沉积特点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侏倭组的沉积环境为大陆斜坡下部至盆地边缘。  相似文献   
239.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