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73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2094篇
海洋学   5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刘旭  李亚辉 《云南地质》2009,28(1):51-55
矿床分布于北西向地球化学急变带古火山口。受峨眉山玄武岩控制,赋存于硅质、沥青质、气孔熔岩中。矿化与沥青化、硅化、方解石化密切相关。应为峨眉山玄武岩型同生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53.
本文综合运用Sr、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对东北镜泊湖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化学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提出本区新生代玄武岩有两种成因和来源,本区地幔具有似原始地幔的化学特征,与华北、华南等邻区相比,Sr、Pb同位素特征具有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954.
大洋钻探与中国的海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洋钻探开始于20年前南海的ODP184航次。20年来,中国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最近5年里在南海实现了三个半IODP航次以探索其裂谷与扩张过程。积极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合作为中国的海洋地质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将研究区域从近岸扩大到深海,而且壮大了中国深海科学研究队伍。边缘海构造和气候变化低纬驱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是成功的例子。现在中国为了增强在大洋钻探国际合作的作用,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作为第二步,中国将提供执行钻探航次的钻井平台,从而进入大洋钻探的核心层。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在2020年主办国际学术大会,准备制定2023年以后的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对于中国深海科学界来说,这些新任务都将是空前的挑战,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我们在科学上的准备程度。  相似文献   
955.
地幔源气体的CO2/^3He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地球化学》1999,27(4):87-93
  相似文献   
956.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0,29(2):165-167
老挝南部的波罗芬玄武岩地区广泛出露赤(褐)铁矿床,为风化残积型。规模及品质受制于原岩、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57.
1研究背景深海是地球表层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半个多世纪。1968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证明洋底在不断扩张;1978年开始的HEBBLE计划,证明几千米海底还有深海风暴;1970年代末发现大洋中脊喷出热液,支持着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1990年代  相似文献   
958.
莫柱孙 《地质论评》1950,15(Z2):229-240
近几年来,国际地质学界对於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曾断断续续地展开了极热烈的讨论。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美洲地质学会开会於加拿大京城奥太华,曾特别的组织了一个花岗岩成因的圆桌会议,集合了世界上知名的花岗岩专家,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希系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圆满的给论。当时提出论文的共有五人:一个是英国花岗岩化理论权威的吕德(H.H,Read)一个是矿物岩石学专家布丁顿(A.F.Buddington)  相似文献   
959.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Ti (HT) basalt (Ti/Y>500) and low-Ti (LT) basalt (Ti/Y<500). Sr, 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vas indicate that the LT- and the HT-type magmas originated from distinct mantle sources and parental magmas. The LT-typ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shallower lithospheric mantle, whereas the HT-typ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deeper mantle source that may be possibly a mantle plume. However, few studies on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involved their Pb isotopes, especially the Ertan basal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basalt samples from the Ertan area in terms of Pb isotope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The ratios of 206Pb/204Pb (18.31–18.41), 207Pb/204Pb (15.55–15.56) and 208Pb/204Pb (38.81–38.94)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epleted mantle, just lying between EM I and EM II.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meishan HT basalts (in the Ertan area) are the result of mixing of EMI end-member and EMII end-member.  相似文献   
960.
山东昌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巨晶单斜辉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明  陈立辉  徐夕生 《岩石学报》2009,25(5):1105-1116
山东昌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除斑晶单斜辉石和基质单斜辉石外,还发育大量巨晶单斜辉石和同源斜方辉石捕掳晶。巨晶单斜辉石与玄武岩间发育复杂和简单两种类型的反应边。复杂反应边往往发育在颗粒较大的巨晶单斜辉石外围。复杂反应边可分为4个带:内部带、过渡带、外部带和边缘带,其中,内部带、过渡带和外部带均由具不同结构特征的单斜辉石+熔体+金属氧化物构成,边缘带为不含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干净的单斜辉石;内部带的单斜辉石具梳状构造,过渡带的单斜辉石具细密筛孔构造,外部带为具似砂钟构造的筛孔状单斜辉石。反应边中单斜辉石、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显示,只有内部带受到单斜辉石巨晶的影响,其余带均受玄武岩浆的制约。简单反应边往往发育在颗粒较小的巨晶单斜辉石外围。简单反应边仅发育不含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干净的单斜辉石。巨晶单斜辉石的反应边是巨晶与玄武岩浆间温度差造成的。在与玄武岩浆反应的过程中,大颗粒的单斜辉石巨晶需要较长的时间与玄武岩浆达到温度平衡,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发育包含4个带的复杂反应边;反之,由于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小颗粒单斜辉石巨晶的外围只发育不含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简单反应边。同源斜方辉石捕掳晶的成分与地幔二辉橄榄岩包体中的斜方辉石类似,其边部发育类似于Bowen反应(1956)形成的单斜辉石环边。在单斜辉石AlIV-AlVI图解上,巨晶单斜辉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的单斜辉石以及部分单斜辉石斑晶的核部,均位于较高压力的“麻粒岩和玄武岩中包体”区域,反应边中单斜辉石、基质单斜辉石以及绝大部分斑晶单斜辉石位于“火成岩”区域,说明部分斑晶单斜辉石核部来源于地幔二辉橄榄岩,属于捕掳晶。结合单斜辉石结晶压力的估算,笔者认为巨晶单斜辉石的成因模式为:来自软流圈的碱质基性熔体上侵到地幔岩石圈下部,结晶形成单斜辉石巨晶,后来该熔体携带巨晶单斜辉石与来自上地幔岩石圈、夹带大量二辉橄榄岩包体以及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的玄武岩浆混合,巨晶单斜辉石随混合后的碱性玄武岩浆上升、喷出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