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2073篇
海洋学   5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大洋钻探诸多科学目标的实现与包括钻探、取芯、测试和海底观测技术在内的各种新技术的开发和革新密不可分。即将开展的IODP计划,将对各种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在钻探技术上,将联合使用多平台,以实现区域更广深度更大的钻探作业;在取芯技术上,取样范围更广,从各种岩石取样到地下流体的取样,并要求样品保持原始状态,同时确保获得更高的岩芯采收率;在测试上,要求采用随钻测试技术,以适时地获得地下真实信息;在观测技术上,要求开发各种工具,去除由于钻探造成的扰动,使得各种观测仪器能够进行长期的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2.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的绝佳场所,其形成记录了新元古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发展演化历程,主要由一系列微陆块、岛弧、海山/大洋高原、增生杂岩及蛇绿混杂岩构成.中亚造山带西段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基本一致,除了典型的蛇绿岩组分外,大多发育典型的海山岩石组合,即枕状玄武岩、火山...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含幔源包体的早第三纪玄武岩已发现的有吉林双辽、河北阳原和山西繁峙。本文详细研究了这三个地点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点的幔源包体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其结构主要为残斑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中国东部发育红、蓝宝石矿的不同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从寄主岩类型、寄主岩形成时代和火山机构四周发育的第四系沉积物特征角度,提出了吉林省应将伊舒带、敦密带、东宁-宽甸带作为首选的红、蓝宝石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报》1964,13(02):180-188
本文綜述了当前对莫霍界面性貭的学說,列举了相变学說所遇到的困难。根据新近地震面波和体波所获得有关地幔頂部速度分布的资料,进一步探討了莫霍界面的性貭,所得的結論为: (1)大陆和海洋的莫霍界面都不是相变面; (2)地幔頂部沿深度方向不可能由均勻物貭所組成,低速带的形成与物貭的組成有关; (3)大陆和海洋的地幔頂部,其差异主要在于低速带頂面位置的不同,大陆的較深,海洋的較浅; (4)根据放射性含量的測定,組成地幔頂部的物貭可能是榴輝岩与其他超基性岩石的混合物,其速度受溫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马行东  李扬  单志 《工程地质学报》2017,25(s1):123-128
某电站玄武岩坝区地质条件复杂,研究表明坝区玄武岩裂隙含水系统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多级次性特点。本文结合玄武岩裂隙特征和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给出了评价岩体渗透性的尺度。勘探揭露河床右侧及右岸岸坡发育承压水,据埋藏条件和水化学成分可分为上部承压水和下部承压水,分别对其分布范围特征;承压水水位、流量及动态特征;承压水水化学特征;贮存环境特征;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承压水对建坝影响,根据分析成果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图》2005,(3):4-4
2005年4月2日.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航次作业共有船员31名.随船担任科考任务的科研人员共42名.涉及地质学、生物学、海洋环境学等众多领域。此次航行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总航程约6万公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环球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