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013年,中国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空气质量随之迅速改善.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评估了2013~2017年中国地区PM2.5暴露及其健康影响的变化情况.首先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构建了2013~2017年中国高时空分辨率PM2.5浓度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评估了PM2.5暴露的时空变化,并结合PM2.5暴露的长期和短期健康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PM2.5暴露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的变化情况.研究显示, 2013~2017年间中国人口加权的PM2.5年均浓度从67.4μg m-3降至45.5μg m-3,下降幅度达到32%.在此期间, PM2.5浓度的快速降低使得与PM2.5长期暴露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下降了14%,从2013年的120万人/年(95%置信区间:100, 130;占总死亡人数的13%)降至2017年的100万人/年(95%置信区间:90, 120;占总死亡人数的10%).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的PM2.5暴露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在高浓度区间PM2.5暴露水平下降带来的健康效益改善幅度要小于暴露下降幅度,虽然2013~2017年间PM2.5浓度迅速下降,但带来的健康效益却相对有限.研究还发现由于重污染天数迅速减少,PM2.5急性暴露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在2013~2017年间降低了61%.本研究表明中国的清洁空气政策有效缓解了当前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危害,但未来仍需要继续大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以进一步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22.
王颖  沈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6):121-125+179
以2010—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为研究视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的整体结构演变过程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愈加紧密;各治理主体之间地位差距不断缩小,中央政府协作治理参与减少,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3.
张昊  付强  张莹莹 《吉林气象》2021,28(2):21-25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9年3月18—20日延吉市出现的一次连续3d霾污染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严重空气污染期间,低层受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地面处于均压场控制下,低层950hPa存在明显逆温,利于污染天气的出现和发展.日最高...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城市化和大气污染对辐射收支的影响日益显著.本研究利用2013—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铁塔、南郊观象台、密云气象塔、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四个观测站点的辐射及自动站气象要素数据,采用南郊观象台的能见度资料将观测数据分为清洁天和污染天,并进行类比分析,以1月份为例,研究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和城郊差异对辐射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月平均值来看,各站污染天入射短波辐射均小于清洁天,衰减最大可达55.8W·m~(-2),直接辐射亦然,衰减最大可达161.1W·m~(-2),散射辐射相反,增加最大值为72.2W·m~(-2);长波辐射污染天大于清洁天,向下向上长波辐射增加最大值分别为85.0 W·m~2和70.0 W·m~(-2),且长波辐射的衰减与污染物浓度和大气温度相关;净辐射白天污染天小于清洁天,夜间相反.(2)从各站的对比可知,大气污染对入射短波辐射的衰减,南部郊区(13.2%)大于北部城区(7.4%),与北京地区"南北两重天"的污染物分布特征一致;且污染物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呈现了从城区到郊区衰减率依次减小的现象.本研究为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观测基础.  相似文献   
125.
针对工业大气多因子复合作用的污染物连续地面浓度分布和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地面浓度场模拟和综合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大气污染物扩散高斯模式和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模型在GIS中有机集成,实现了污染物分布空间信息的显示和分析。通过将此方法应用于某一化工厂污染源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扩散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简单实用,特别是对多污染因子复合作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任意空间分辨精度,可以满足不同分级需求。  相似文献   
126.
对大庆市区1971~2000年基本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出大庆市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并以2004年的污染气象因子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庆市空气污染的气象因子如风向、风速、逆温等进行评价,据此研究确定了有利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指标,对大庆市区大气污染潜势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市区一年以冬季、一天以夜间输送污染物的条件最差;全年及冬、春两季均以西北向(NW)方位的污染系数最大,夏季污染系数最大值出现在东南(SE)方位.  相似文献   
127.
论能源开发利用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均与能源的开采、加工或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能源开发利用对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和大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影响,指出: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涌源开发利用纳入到与环境相协调的轨道,把保护环境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8.
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汤惠君 《地理研究》2004,23(4):495-503
本文根据广州市 1981~ 1997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和相近年份的气候统计资料 ,对广州市大气污染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广州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上表现为年内冬强夏弱 ,年际之间自 80年代末以来光化学污染逐年增强 ;空间上 ,空气污染物的负荷率依功能区和行政区而异 ,显示市区由东向西 ,由北向南污染趋强的分布特征。②酸雨率高并以春季最严重。③广州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广州的气象特征及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强度密切相关。文章认为 :改善广州大气环境的质量 ,应该采取合理的城市规划措施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9.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与武威市大气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1991-2003年春季污染浓度资料和1971-2003年气象要素资料, 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各种气象要素和非气象要素的关系, 找出造成河西走廊东部春季污染严重的气候成因, 并提出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结果表明, 春季3~5月沙尘暴发生日数和颗粒物污染资料两者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达0.8, 沙尘暴天气是造成河西走廊东部春季空气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0.
简述了酸雨及酸雨成因,探讨了酸雨对水生生态、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