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4篇
  免费   2891篇
  国内免费   4758篇
测绘学   910篇
大气科学   13440篇
地球物理   807篇
地质学   2522篇
海洋学   969篇
天文学   354篇
综合类   543篇
自然地理   1388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49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595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559篇
  1996年   517篇
  1995年   483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4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运用可拓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膨胀土可拓评价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对荆门热电厂的膨胀土进行了可拓综合评价,并将判别结果与分级膨胀量评价法的判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2.
自动气象站月报表中记录异常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1,自引:37,他引:4  
汤小兵 《广东气象》2007,29(1):60-61
针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地面测报中,由于受仪器故障等的影响,容易造成本站气压、降水、草温、分钟J文件等数据出现异常,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保证Z、A文件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973.
一段遥测气压异常值的判定与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李年 《广东气象》2007,29(1):58-59
2006年8月3~4日,高要自动气象站的气压资料出现了一小段不易发现的异常值,如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导致台风“派比安“过程中的部分气压资料(主要是过程最低气压值及出现时间)严重失真,给今后的气候研究工作带来误导.预审员依据台风的移动路径、邻站资料、本局人工站的气压自记迹线的变化趋势,综合对比分析,判断出这段异常记录,并对遥测B、J、A文件作出正确的修改.  相似文献   
974.
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要点   总被引:31,自引:30,他引:1  
从如何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发,总结日常观测工作中一些有利于工作并适合自身特点的经验,抓住云的观测、月报表的预审、年报表15时段降水量挑选3方面难点要点,提出一些合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975.
取得准确日照时数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温丽华 《广东气象》2007,29(3):59-59,63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观测项目。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仪器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和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应注意事项:正确安装日照计、正确涂刷日照纸、正确整理日照迹线和正确维护日照计。  相似文献   
976.
针对不同的地物覆盖类型,分析和评价了适用于SPOT-7卫星数据的大气校正方法,为其遥感定量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在河南省嵩山地区进行了同步观测实验,获取了SPOT-7卫星影像并进行大气校正处理,地面同步测量了大气光学特性和典型地物样区光谱,计算了地物样区在影像上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分析了不同地物覆盖类型下大气校正模...  相似文献   
977.
利用台风“利奇马”过境浙江期间,岱山地震台、东阳地震台钻孔体应变数据,采用数据滤波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这2个台站钻孔体应变对台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东阳地震台受台风引起的低气压的影响,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同步变化;而岱山地震台受低气压和降水的共同影响,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在变化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上均有差异。气压和降水导致钻孔体应变的变化量可以通过负载力学模型进行估算求解。  相似文献   
978.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9.
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张磊  缪启龙 《干旱区地理》2007,30(2):240-246
利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961-2000年56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通过计算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分析了青藏高原自1961至2000年以来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和1961-2000年以来各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发现:青藏高原近40年来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的线性增长率约为1.12mm/a。再将高原划分为四个季节,分析了各季40年来的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得出:春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秋季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值较大而降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降水量变化则与夏季相反。通过将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分析了两个区的年降水量和四个季节的降水量的变化得出:高原南区1961-2000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的线增长率为1.97 mm/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夏季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秋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北区年降水量和夏季的降水量变化较小,秋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冬季降水量变化最大。对青藏高原的南北两区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分析,显示高原南区分别在1978年和1994年发生突变,北区没有发现突变。  相似文献   
980.
根据揭示沙漠化扩张内在规律的相关气候驱动因子的假说,气候作用影响之下的沙漠化是在具反射率-降水正、负反馈特点的气候系统之中的区域干旱化过程与干旱土壤退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辐射调节下的地表下垫面温度占主导的条件下,气候成因的沙漠化是由区域气候系统反馈所形成。正反馈的外部调节因子是降水量的变化和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旱灾)的出现频率,降水量减少以及降水频率的降低直接影响沙漠化的程度。20世纪下半叶,人类因素导致的干旱土地退化作为另外的正反馈调节因子,其重要性正在增加。通常正反馈的扩大趋势会被通过蒸腾而进行的地表温度调节的负反馈所抑制。由正反馈到负反馈的转换是通过地球表面与大气层之间的热量交换的调节所确定的,其中非潜热因子处于增加状态。上述情况在反射率和地表温度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发生。在超出绿色植物生物量及其NDVI指数阈值的条件下,负反馈向正反馈的转换就会发生。人为作用导致的植被退化加快了向绿色植物生物量阈值逼近的进程,从而引起气候因素驱动的沙漠化扩大。一个主要由气候因素影响的荒漠化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绿色生物量均在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中达到了阈值。在中度的人为影响的植被退化条件下,这些地域一般都包括部分干旱与半干旱土地。然而有时,人类活动也会导致干旱的半湿润土地退化。本文运用Turan和Sahel地区1982-2001年NDVI指数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球变暖和人为作用导致的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