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地震构造法是通过研究工程场地周围每一发震构造及最大潜在地震来确定场地未来的极限地震危险性。引入地震构造法,结合区域地展地质资料进行场地影响烈度地震危险性分析,将会取得更为科学可靠的结果。本文以皖西六大水库坝址为例,考虑地震构造条件,进行场地影响烈度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出50年P(I≥i)=10%的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发震构造及最大潜在地震对周围场地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哈达山水利枢纽坝基砂层震动液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层震动液化问题是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首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工程勘察取得的大量试验资料,通过标贯、GJS原状取砂、OYO 3000系列密度测井及瑞利波测试等综合方法,对砂层震动液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坝基加固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瑞利波测试技术用于砂土震动液化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3.
在φ615mm大口径金刚石取心钻头中,采用了金刚石钻齿这一新的技术方案,介绍了钻齿结构及镶焊技术。经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坝址勘探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下坝址区左岸深部裂缝的发育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就深裂缝的存在对工程荷载作用下坝基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左岸边坡中存在深裂缝,但岸坡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整体稳定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35.
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温度场330m和360m高程平切温度等值线图中高温区展布形态和渗流场360m高程至下伏灰岩顶板平均吕荣(Lu)值等值线图中高值区展布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在分布形态、延展方向及高温-高值点位置都极其相近,其原因是由该区特定的地热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并认为在具有如溪洛渡坝址这样类似地热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地热温度场的研究,从另一侧面来论证同一区内岩层渗透性分布特性;利用温度场效应亦可对渗流场参数进行验证研究,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36.
王欢  桑红  罗聪  王现国 《地下水》2008,30(1):73-75
拟建金盘洞水库位于湖北省保康县清溪河支流黄堡河上,该河为一峡谷型河流,河水流向总体与岩层走向垂直。区内出露地层为志留系页岩、砂页岩及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局部有极少震旦系地层分布。根据岩性可将库区分为三段,经综合分析不具备向库外渗漏的可能性。根据地形地貌、河谷形态、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断层因素和岩体破碎程度等综合确定宜选择下坝线为拟建坝址。  相似文献   
37.
坐落于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中间部位的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距F201发震断层垂直距离不足1.5km。统计表明,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当发生Ⅶ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时,距发震断裂两侧3~5km的范围内都有可能出现断层的分支破裂、次生破裂等错断效应。大柳树坝址处于Ⅶ级以上地震时的分支破裂发生带内,因此,存在工程错断效应问题。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F201发生错动时,坝址地段断层F93、F39、F40相对于F201的错动比率处分别达到14.38%、12.00%和9.84%以上。  相似文献   
38.
通常认为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物理机制有两种:在原有的地应力背景上附加了储水重量的载荷,因而诱发地震;以及由于孔隙压力作用使地下岩层的孔隙压力增高,使断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降低,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39.
清江水布垭坝址软弱夹层变形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清江水布垭坝址软弱夹层的变形机制为:(1)差异沉积作用造成了软弱夹层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上的差别,从本质上决定了软弱夹层的变形强度;(2)软沉积变形加强了软弱夹层物质的分异和软化;(3)构造活动导致软弱夹层发生多期次剪切滑动,使软弱夹层中的软弱物质泥化、叶理化并发生揉皱;使相对坚硬的结核和团块压扁、旋转和圆化。   相似文献   
40.
详细阐述了阿克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坝址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岸坡稳定性、河床渗漏、覆盖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坝址区处于稳定区内,没有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坝段属中等切割的高山区,外动力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基岩属中等-弱透水,坝基、坝肩基岩不存在大的渗漏问题.但坝段覆盖层为砂砾石和砂层,且厚度大,因砂砾石层属强透水带,故应做好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