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区域成岩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 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 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它们 的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具有 “ 东强西弱,古强新弱”的成岩规律,盆地 东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成岩作用强;盆地西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成岩作用弱; 泉三、四段的地层时代相对较老,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成岩时间较长,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2.
针对大庆长垣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的难点问题,系统阐述了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的方法和储层预测的研究。(1)开展分级分层次构造解释,建立了小尺度地质体精细构造解释;(2)在低级序小断层识别和组合方面,采用井指导和验证地震断层解释,同时结合相干体、倾角定位、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综合研究;(3)微幅度构造研究采用井点分层数据小网格成图为主,辅以手动识别、趋势面法、相干体等手段进行逐一落实。储层应用实践证明,地震属性技术预测储层普适性较差,对“泥包砂”型的砂体预测是有效的。地震重构反演技术预测储层精度较高,不仅较好地反映砂体接触关系,而且预测了砂体横向边界。采用“井点定相、切片组形”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高程差等特征,辅助以反演切片来研究河道垂向演化,最终实现多期河道的划分。  相似文献   
63.
地震波在地球表面的反射波PP、SS由于需经地球表面的一次反射,因此属于远震记录观测到的震相.而2003年吉林松原发生的小震群和2005年大庆市林甸发生的5.1级地震记录中,发现松原台井下摆和大庆台网中的部分井下摆记录到了一些特殊震相(图1).  相似文献   
64.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含油气构造,扶余油层是其主要含油层位之一。根据岩心、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等基础地质资料,将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7个四级层序。其储层砂体为冲积-河流环境的网状河道和曲流河道沉积,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河道砂体不易预测和识别。在沉积演化上,河道发育经历了曲流河道-网状河道-分支河道的变化过程;决口扇在F2.2-F1.3时面积扩张,随着湖侵加剧,决口扇范围缩小至消亡;洪泛平原也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湖泊的发展,颜色由红色逐渐过渡到灰绿色和灰白色,分布面积也逐步缩小;湖相由早期的孤立河间湖发展到后期连片分布的稳定湖。层序构成和沉积响应过程受松辽盆地裂后热沉降构造背景控制,同时受气候和物源条件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5.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内,是松辽盆地中隆升幅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背斜,由于其含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备受瞩目,但其形成时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大庆长垣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析,应用生长地层理论,厘定大庆长垣的形成时间,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发现:大庆长垣呈近NNE走向,为一个与近NWW—SEE向挤压作用有关的大型背斜。大庆长垣背斜北部嫩江组—明水组(T_1-T_(02))、中部嫩江组四段—明水组(T_(05)-T_(02))、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T03-T02)自构造高部位向低部位厚度逐渐增大,为与大庆长垣背斜隆升相伴沉积的一套生长地层;下伏地层在大庆长垣背斜顶部、翼部及两侧向斜部位厚度基本相等,具有前生长地层特征。大庆长垣背斜自嫩江组沉积初期受到近NWW—SEE向挤压作用开始隆升,一直持续到明水组沉积末期,但大庆长垣背斜不同构造部位的隆升时间、隆升速率及隆升高度都有所不同。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的挤压作用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地层抬升过程中的砂体回弹作用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地层抬升是盆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往多强调其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而忽略了其对油气成藏贡献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粒级砂体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回弹量实验模拟,建立了其在地层抬升过程中不同地质条件下砂体回弹量模板;以大庆长垣为典型解剖实例,结合地层埋藏史、油气生排烃史研究,进而建立地层抬升造成的减压增容效应与油气成藏的定量关系模型,定量评估出大庆长垣地层抬升造成的砂体回弹效应对油气成藏贡献是13.43%~40.46%.对油气成藏机理进行了新的探讨,可为油气资源分布预测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
松辽盆地油气集中富集的中浅层断层十分发育,不同反射界面断层发育存在差异,前人认为是多期构造活动的结果。本文应用先存构造条件下断层作用模式,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中浅层的断裂系统重新进行构造解析。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中浅层断裂系统按照错断层位、断距、延伸长度、走向可划分为8个类型;②T_2、T_1、T_(06)反射层断层的平均走向分别为322°、320°和316°,断层平均走向从下往上存在逆时针旋转的变化趋势;③大庆长垣自中浅层形成以来,构造应力机制由泉头组—明水组沉积时期的伸展应力机制转变为明水组沉积末期的走滑应力机制,但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④研究区复杂的断裂系统是在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递进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该断层形成演化的新模式更合理地揭示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断层发育规律和成因机制,对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大庆地区湿陷性黑土的野外特征及成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南部地区分布着一种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对水分极度敏感的工程性质极差的地质材料——黑土。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得出该种土具有粘性小、CaCO3含量少、有机质多、碱性大的物质组成特点及特殊的粒状架空结构。由于它兼有湿陷性土、有机质土、碱土和分散土等诸多特殊土的劣质特性,因而使这种黑土具有比一般湿陷性黄土更差的工程性质。综合对比,将其定名为湿陷性黑土。  相似文献   
69.
冯增昭 《地层学杂志》2004,28(4):306-30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  相似文献   
70.
资料集锦     
《地理教学》2004,(11):44-48
大庆还可以喷油50年;海口面临海水倒灌入侵威胁;湖北“千湖之省”不再名副其实;我国南北城市长相大多相似;青藏铁路筑就生态环保工程;贵州山区生态渔业富农;黄河三角洲新增湿地万余亩;南海发现世界最大可燃冰喷溢岩区;酸雨可抑制全球变暖;美国复兴公共交通;荷兰建成两栖住宅;“地球反射图”遐想;外星陨石带有生命细菌;一个没有数字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