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4篇
  免费   6256篇
  国内免费   2528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96篇
地质学   18511篇
海洋学   110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99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481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736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804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579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384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4年   7篇
  1943年   10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北方风尘中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岩石和矿物的成因及形成时代不同,其Sr-Nd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在表生迁移过程中很少被改变,因而在示踪岩石、矿物以及沉积物的来源和成因方面常被视为一种经典的地球化学手段[1~3]。近年来,利用此方法研究中国北方风尘的来源及迁移路径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9]。然而,已有的工作主要以全样为研究对象,或者对样品仅作了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并未建立在风尘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这一基础性工作之上,因而所获得的结果是否接近真实,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2.
浅论穿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恒生 《中国区域地质》1991,(3):272-273,F003
  相似文献   
133.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34.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凹断裂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带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古地貌形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展布特征。高柳断层是南堡凹陷内最为重要的二级断裂,其活动始于Es1沉积时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高柳断层将凹陷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尤其在Ed3沉积期其强烈的翘倾作用使高柳地区成为一个孤立的湖盆,直接影响到了高柳地区的沉积充填。根据东营组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划分出4种断裂坡折带: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为研究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6.
鲁东碰撞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来明 《山东地质》1994,10(1):100-108
  相似文献   
137.
林建南 《广东地质》2000,15(2):36-44
广东三洲长坑矿区的小坪组和梓门桥组是金银矿的赋存层位。小坪组的岩性自下崦上为:块状细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粒砂岩夹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黑色薄层泥岩夹细砂岩→泥质粉沙岩、薄层细砂岩夹碳质泥岩→细砂岩、粗砂岩等,总体经历了河流→滨浅源→海湾泻湖→三角洲→河流的沉积环境。梓门桥组的岩性以含钙质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为主,上部夹角砾状硅质岩、灰岩,属于碳酸盐局限台地的近外围沉积。  相似文献   
138.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组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34)、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32)和沙河街组的第一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分层卤水是盐形成的基本形式,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动力基础是岩浆活动。盐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9.
甘贵元 《地学前缘》2004,11(4):510-510
特态矿物是指由于油气运移、在成藏后的烃及非烃组分向地表“垂直”渗漏、逸散而导致形成的次生矿物,它能够证明下伏地层有无油气存在,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0.
北金齐地区出露一套英安斑岩,内部及周缘发育钾化到青磐岩化蚀变带,部分地段见孔雀石化,指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化。为进一步评价该区找矿潜力,对该区英安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英安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05.6±1.3)Ma;岩石富Si O2、Al2O3,贫Mg O、Ca O、Ti O2,属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英安斑岩整体上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弱负铕异常和较高εHf(t)值(15.7~19.5)。综合研究表明,英安斑岩应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微量元素结果指示,英安斑岩氧逸度高于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缓冲线两个对数单位,该岩体有利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综合研究区矿化-蚀变及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北金齐地区具较大的斑岩型矿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