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4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9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篇 |
大气科学 | 89篇 |
地球物理 | 243篇 |
地质学 | 2669篇 |
海洋学 | 16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11篇 |
自然地理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192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河南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中的风暴异地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中,存在着因风暴作用强烈侵蚀滨海泥炭沼泽,而后通过风暴回流把泥炭物质和植物遗体长距离搬运到浅海环境再沉积的风暴异地煤。这种异地煤的直接顶底板是具有风暴沉积特征的浅海碳酸盐岩.煤破碎成粉砂级—泥级,煤层原生结构已完全看不到,煤层下部为含有大量海相动物化石的滞积层,中部为具有类似丘状层理的波状层,上部为水平纹层,其层序特征几乎可与煤层直接顶底板浅海碳酸盐风暴岩类比。研究这种异地煤的沉积背景和形成机制以及这种煤层所反映出的煤质特征、煤岩特征、沉积特征、层序及层序类型特征,不仅可以开拓出一种新型异地成煤类型而扩大煤地质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有助于研究古气候、古水深和煤岩层对比等问题。 相似文献
63.
64.
基于煤炭地质转型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的精细化勘查,梳理以往研究中稀缺煤、稀缺煤种、特殊煤、特殊煤种的含义,指出了特殊用煤是基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特殊工业用途的煤炭资源,其主要种类有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焦化用煤以及特殊高元素用煤。本次特殊用煤资源评价以煤岩煤质评价为基础,以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为目标,归纳了特殊用煤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评价参数,初步提出了基于煤岩煤质特征、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的特殊高元素用煤–焦化用煤–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的特殊用煤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并对晋陕蒙3省的煤炭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价,统计了75个国家规划矿区液化、气化和焦化特殊用煤保有资源/储量。认为新形势下特殊用煤的研究方向是修改完善煤炭地质勘查规范、制定煤炭利用的分质分级评价标准,按照煤炭利用工艺要求实现煤质和资源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65.
放顶煤开采是在开采过程中沿厚煤层的底部布置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并利用矿山压力及其他辅助措施将顶煤从工作面后方一起放落的一种采煤方法。该文从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稳定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采矿活动中顶煤受力破坏情况,支架与围岩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控制顶煤的有效措施,对煤矿放顶煤工作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
应用TGA-FTIR测定煤显微组分的生烃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生成的动力学参数的求取一直是天然气勘探盆地模拟技术中的难题。本文应用一套TGA-FTIR(热失重与傅利叶红外光谱联用仪)对不同煤显微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代入lssler的最优化软件系统,求取这些组分的热解产物动力学方程,并对其热解性质进行了探讨。这些动力学方程可直接用于盆地模拟软件系统中,预测甲烷及其它产物的生成史。 相似文献
67.
焉耆盆地侏罗纪煤系源岩显微组分组合与生油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焉耆盆地为我国西部含煤、含油气盆地, 侏罗系含煤地层是最重要的潜在源岩.对侏罗纪煤系中的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分别进行了有机岩石学、Rock-Eval热解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具有不同的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其中煤层具有3种有机显微组分组合类型, 不同显微组分组合类型的煤层具有不同的生油、生气潜力或倾油、倾气性.基质镜质体、角质体、孢子体等显微组分是煤中的主要生烃组分.侏罗系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生物标志物组合分析表明焉耆盆地已发现原油是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生成原油的混合产物.含煤地层的地球化学生烃潜力分析和已发现原油的油源对比均表明, 含煤地层不仅是重要的气源岩, 而且可成为有效的油源岩. 相似文献
68.
69.
70.
从各向异性壳质组的发现论壳质组在煤化过程中的光性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煤田300多块煤光片的详细煤岩研究,发现煤中存在一种高反射具强烈各向异性的有机显微组分,有些保存了完好的壳质组外形和结构.可称之为各向异性壳质组,它广泛分布于长焰煤以上各煤级煤中,它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壳质组的煤化历程是复杂的。有些在煤化过程中几乎全部裂解为烃类而消失,绝大多数光性与共生镜质组同化,还有一少部分转变成了各向异性壳质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