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62篇 |
免费 | 1503篇 |
国内免费 | 13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88篇 |
大气科学 | 540篇 |
地球物理 | 524篇 |
地质学 | 4129篇 |
海洋学 | 677篇 |
天文学 | 111篇 |
综合类 | 743篇 |
自然地理 | 6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289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44篇 |
2020年 | 346篇 |
2019年 | 398篇 |
2018年 | 241篇 |
2017年 | 291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293篇 |
2014年 | 417篇 |
2013年 | 362篇 |
2012年 | 454篇 |
2011年 | 409篇 |
2010年 | 378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257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101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1年 | 6篇 |
1954年 | 3篇 |
1949年 | 3篇 |
1943年 | 6篇 |
1942年 | 6篇 |
193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研究了有作物条件下不同供水农田的“四水”相互转化,突出了有作物条件下降水入渗、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水资源多目标开发,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3.
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为探讨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影响,选取太湖梅梁湾与大浦口两富营养化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利用Rhizon间隙水采样器等技术,研究了水丝蚓扰动对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性质及溶解活性磷(SRP)在界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够增大表层沉积物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减小间隙水中Fe2+浓度.水丝蚓没有显著改变梅梁湾间隙水中SRP浓度,同时促进了梅梁湾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但水丝蚓显著减小了大浦口间隙水中SRP浓度,并抑制了大浦口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水丝蚓扰动对磷在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不同影响可能是由沉积物中Fe2+含量差异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4.
145.
高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9-21
作者从事气候变化外交谈判多年,而2005年对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时,在2005 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选出的六项优先议题(称六大挑战)中,气候变化的议题位居第三。作者以他敏锐的思考,科学的分析,把气候外交与达沃斯六大挑战的深刻内涵作了充分的诠释,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46.
在大数据时代,简单高效经济安全的数据存储成为信息技术化的地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未来大数据访问和共享服务,以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为对象,分析了现有架构形式,阐述了城市地质信息化管理的IT基础架构规划和整体解决方案,以促进信息技术化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7.
148.
六横大岙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年4月对码头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场调查,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了该海区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水质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超三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无机磷超一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有个别测站超二类标准。COD、pH、DO、油类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潮间带水质基本符合一类水质要求。底质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相似文献
149.
150.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地铁车站站后设置停车线,依据工程图纸,左线隧道和停车线采用双线单洞大断面暗挖法施工(CRD工法),隧道直径11.53m,右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直径6.2m,两隧道净距3.85m。本文应用三维动态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断面、混合工法、小净距双线隧道的施工顺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隧道净距对先行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先小后大的施工顺序(即先采用盾构法施工右线隧道,后采用大断面暗挖法施工停车线)可有效减小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变形及隧道结构体系变形。2)当两隧道净距大于1.5D(D为大断面隧道直径)时,后行隧道施工对先行隧道影响较小,附加变形小于3mm。3)大断面暗挖隧道中隔墙拆除阶段对地表沉降量及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较大,对于此时的变化速率应加以重视。研究结果对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