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168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34篇
地质学   4164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孙晨  朱秉启 《地质学报》2024,98(6):1880-1892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LCWR)和化学风化剥蚀率(CDF)是表征区域化学风化程度和揭示地貌和气候系统演变的重要依据。全球尺度上,中纬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研究远比低纬地区争议更多,原因之一是其风化机制在理论认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与物理侵蚀、构造、气候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利用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方法,针对北半球中纬度典型造山带(中亚黑河流域和北美内华达山脉)开展了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系统整理与再分析,估算了黑河流域的LCWR值和物理侵蚀速率(E)值并与内华达山脉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内华达山脉的LCWR分别为17. 4~895 t/km2/a、1~173 t/km2/a,CDF分别为0. 17~0. 81、0. 02~0. 61,LCWR与E均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等仅局部相关。研究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主要表现为“供应受限型”风化,但黑河流域局部地区已处于“供应受限”与“动力学受限”过渡的风化阶段。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和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速率受到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但主控因素为地质因素,而化学风化剥蚀率则主要受控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92.
北山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交汇部位。通过对内蒙古北山造山带变辉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阴极发光结构、锆石SHRIMP U-Pb年龄、LA-MC-ICP MS锆石Lu-Hf同位素的多方面系统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变辉绿岩具有略向右倾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Eu异常不明显,并亏损Ta、Nb等高场强元素;片麻状花岗岩稀土元素分布型式明显右倾,具Eu负异常与Nb、Ta、Zr、Hf、HREE亏损。变辉绿岩中的锆石主体结晶于114.8Ma±3.3Ma,为燕山期岩脉;片麻状花岗岩中锆石主体的结晶年龄为423Ma±4Ma,为加里东晚期的岩体,从而更正了过去对其年龄为古元古代或石炭纪的认识。变辉绿岩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地壳组分,捕获了地壳中从中太古代到早白垩世的继承锆石。研究区从中太古代晚期至古元古代晚期,至少曾发生过5期壳幔分异事件,导致了地壳增生,并形成了该区古老的地壳基底。  相似文献   
193.
根据<国际地层表(2004)>C/P界线的划分方案,兴蒙-吉黑造山带一些已知剖面C/P界线附近的(竹蜓)化石带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典型剖面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剖面有吉林省永吉黄榆剖面、吉林省双阳光屁股山剖面、内蒙西乌旗米韩高巧高鲁剖面,这些剖面在C/P界线附近岩石地层学普遍为单一的碳酸岩相.生物地层学表现为以(竹蜓) P. uddeni带或P. borealis带的代表性分子或其主要成员覆盖在Triticites带之上,与贵州罗甸、紫云场、云南安乐、广西宜山等知名剖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将P.uddeni带底界作为本区C/P界线.  相似文献   
194.
东昆仑中段是昆仑山地区基础研究的热点,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类型多样.对构造混杂岩地层必须坚持活动论思想,采取以反序方法,有助于正确进行构造古地理的恢复.对成层有序的浅变质砂岩、板岩必须摒弃传统做法,即按一个岩系的自然成因单元结构进行.通过对东昆仑中段构造构混杂岩的万保沟岩群研究.获得了洋岛地层序列的新认识,识别了东昆仑中三叠世希里可特组的存在.对巴颜喀拉山群作了许多新研究,对中新世地层取得了重大发现,提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具体时间和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95.
分布于祁连造山带中祁连地块东端北缘的中元古代皋兰岩群火山岩为一套以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的浅变质岩,通过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陆缘弧及弧后活动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6.
辽西地区晚侏罗世张家口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西部地区张家口组是在近几年来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和建立的,主要分布于金岭寺-羊山盆地的东缘、北票盆地西缘、四家子-铁营子盆地及凌源三十家子盆地东缘,呈北东向沿断裂带分布.岩性为一套偏酸、偏碱性的火山岩,以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及凝灰岩为主,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晚侏罗世土城子组之上,其上被早白垩世义县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形成于挤压造山与伸展构造的过渡环境,是古亚洲构造域压性体制与滨太平洋活动带张性体制构造转换阶段的产物.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97.
苏鲁造山带的基底在大地构造上是归属华北板块还是扬子板块,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还是二者都不是?存在着不同意见.依据造山带变质表壳岩的区域性对比和岩浆演化序列,特别是通过Nd同位素示踪所提供的信息,文章从事件演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苏鲁造山带基底的大地构造属性,既不应归于华北板块,也不宜归于扬子板块,而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出为宜.  相似文献   
198.
叶浩  张拴宏    赵越    刘建民  何哲峰 《地质通报》2014,33(09):1274-1283
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赤峰莲花山地区朝吐沟组2件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66Ma±2Ma和364Ma±2Ma。测年结果表明,莲花山朝吐沟组火山岩形成于泥盆纪晚期,而不是早石炭世。同时,这一结果也将赤峰地区朝吐沟组的时代限定为泥盆纪晚期,而非早石炭世。莲花山泥盆纪晚期火山岩总体上以富硅、碱、铝,贫铁、镁、钙、钛及过铝质为特征,与本区晚石炭世—二叠纪钙碱性火山岩(如青凤山组或大石寨组火山岩)的特征明显不同。华北地块北缘泥盆纪晚期火山岩的形成可能与早古生代末期—晚古生代初期白乃庙岛弧和华北克拉通北缘弧—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有关。这一构造环境与华北地块北缘泥盆纪碱性岩及基性—超基性岩侵位背景相似。  相似文献   
199.
钱存超 《地质通报》2001,20(3):245-251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以水吼岭-菖蒲-五河韧性剪切带为界,南、北两侧地质体从物质组成、变质、变形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存在南、北大别之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0.
川西连龙含锡花岗岩的时代与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Rb-Sr同位素研究,发现川西连龙花岗岩是富含Sn、Ag多种成矿元素的高K钙碱性岩体,地球化学上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点.4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7±1 Ma,相关系数 R =0.9988,I sr=0.7095.结合构造环境分析,查明该岩体是燕山运动晚期,在弧陆碰撞造山之后陆内伸展阶段,主要由地壳富泥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