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66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60篇
地质学   1620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金沙江虎跳峡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庆忠  史正涛  苏怀  董铭  刘勇 《热带地理》2007,27(5):400-404
虎跳峡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及形成时代涉及金沙江-长江水系发育及其环境效应问题。文中分析研究了虎跳峡附近发育的夷平面、剥蚀面、阶地等区域性的层状地貌,并认为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历史具有一致性;从地质构造上的分析表明,虎跳峡两侧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地块,不存在虎跳峡大断裂,因而虎跳峡峡谷是在区域地壳抬升、先成河深切作用下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盆地沉积物、玉龙雪山的冰川发育状况、前人在附近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等,初步认为虎跳峡峡谷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02.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现有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同位素年龄等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新西兰南岛北端陆壳俯冲的最新发现,提出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四阶段演化模式:板片俯冲形成增生楔、板片俯冲驱动角落流、板片拆离浮力抬升至Moho深度和后期上地壳伸展阶段.以此为定量模拟的出发点,利用二维有限元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动力学和热演化模拟,追踪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演化过程中的质点路径以及对应的P-T-t轨迹.计算的P-T-t轨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能与实测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03.
葛宁洁  柏林等 《地质论评》2001,47(2):184-187
大别造山带白马尖花岗岩体属燕山期侵入岩,为中生代大别山区岩浆活动的产物,为碰撞后花岗岩,锶,钕,同位素数据及稀土元素数据表明,白马尖花岗岩体为壳幔混合型,1.2-1.7Ga的钕模式年龄为其源岩的平均地壳存留年龄,北大别花岗岩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4.
地籍信息系统中动态地块存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归纳了地籍信息系统中地块动态变化的基本类型 ,提出了存储动态变化信息的两种解决方案 ,分别称之为基于多边形的数据结构和基于弧段的数据结构 ,讨论了它们具体的实现 ,并比较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5.
祁漫塔格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祁漫塔格小红山印支期钾长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为过铝质(A/NKC介于1.03~1.06之间),高硅(SiO2>76%),偏碱性(ALK=7.77%~8.22%),K2O>Na2O,FeOT/MgO比值高(9.4~21.7),CaO、MgO、TiO2和P2O5含量低(分别为<0.78%,≤0.14%,≤0.1%和≤0.02%)。岩石富Rb、Th、U、Y、Zr、Nb和Hf,贫Sr、Ba、Eu、Cr和Ni,Ga/Al比值高,明显不同于I型和S型花岗岩,显示了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该A型花岗岩的确定证明了祁漫塔格地区晚三叠世之前碰撞造山作用的存在,以及祁漫塔格与东昆仑造山带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106.
运用主成分分离及线性区段等方法,使早白垩世样品明显分离出二线磁组分。叠加剩磁为喜山期重磁化,特征乘磁明显偏离现代地磁场方向,经倾斜校正后,有很好的一致性并通过了倒转换检验,给出塔里木地块库车坳陷早白垩世巴西盖组古地磁亲数据。综合已有的古地磁结果,获得了塔里木地块早白垩世平均剩磁方向及平均古地磁极,阐明了塔里木地块早白垩世磁倾角偏低这一现象,分析导致磁倾角偏低的诸多因素,认为压实作用可能是导致磁倾角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4):33-42
  相似文献   
108.
钱存超 《地质通报》2001,20(3):245-251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以水吼岭-菖蒲-五河韧性剪切带为界,南、北两侧地质体从物质组成、变质、变形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存在南、北大别之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其时代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10.
黄陵地块内部北西向雾渡河断裂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陵地块内部北西向雾度河断裂的几何学分段、运动方式和剩余变特征,指出晚更新世以来雾渡河断裂可能较为稳定。在暂不考虑全断层同时滑破的前提下,分段计算各段潜在地震强度为5.0≤M≤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