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14篇 |
免费 | 2052篇 |
国内免费 | 13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06篇 |
大气科学 | 565篇 |
地球物理 | 1526篇 |
地质学 | 4395篇 |
海洋学 | 654篇 |
天文学 | 110篇 |
综合类 | 812篇 |
自然地理 | 6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16篇 |
2023年 | 353篇 |
2022年 | 432篇 |
2021年 | 500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457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343篇 |
2016年 | 341篇 |
2015年 | 349篇 |
2014年 | 464篇 |
2013年 | 407篇 |
2012年 | 496篇 |
2011年 | 464篇 |
2010年 | 432篇 |
2009年 | 379篇 |
2008年 | 389篇 |
2007年 | 358篇 |
2006年 | 324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219篇 |
2000年 | 228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2年 | 2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4年 | 10篇 |
1961年 | 6篇 |
1955年 | 4篇 |
194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2006年1月~10月福建闽东大嵛山附近海域游泳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游泳动物有97种,其中鱼类51种(软骨鱼1种,硬骨鱼类50种),隶属于9目24科42属;甲壳类42种,隶属于2目15科20属;头足类4种,隶属于3目3科3属.暖水性种类为3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4.7%;暖温性鱼类18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5.3%,未出现冷温性和冷水性鱼类.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生物量尾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9.53kg/h和1 319 ind/h.生物量优势种和密度优势种分别为大黄鱼和中华管鞭虾.扫海面积法估算年平均现存资源量为57 370 ind/km^2和404.51kg/km^2.同时,本文对该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结构现状与历史调查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多样性结构与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有严重衰退的现象,多样性结构与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正交设计的复杂坝基弹塑性力学参数反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复杂坝基弹塑性力学参数反演的计算工作量直接取决于采用何种优化方法。根据大坝在运行期的实测资料,运用有限元正交数值试验、回归分析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坝基岩体的弹塑性力学参数。实例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3.
地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十分复杂,单一抗震安全系数不足以评价其动力稳定性。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连续多级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的类型、卓越频率及峰值加速度对堆积体边坡坡面永久位移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失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峰值加速度下振动型地震波比冲击型地震波更容易产生坡面永久位移,地震波卓越频率对坡面永久位移也有重要影响;堆积体边坡在峰值加速度apeak=0.2g时开始有大颗粒石砾滚落,对应的坡面永久位移在apeak=0.2g~0.3g之间开始产生并显著增大,另外利用考虑坡面几何形态变化的改进Newmark法对坡顶的永久位移进行了估算。通过坡面永久位移评价堆积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4.
岩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岩土压力传感器的匹配误差,从解析理论研究出发,提出两次压陷等假定条件,推导出在3种使用场合时的匹配误差计算公式,得出匹配误差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或具体量值,给出了实用的匹配误差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5.
116.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整体上,江苏省银行网点空间偏向分布差异明显“南多北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城区密集分布和外围分散分布”;不同类型银行由于功能和市场定位的不同,除在城区密集分布的共性外,在城市外围区域的分布密度和服务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城镇化率、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五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倾向于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农业金融机构网点更依赖于农业人口因素,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偏爱二三产业发达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江苏地方银行网点的布局具有显著影响,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高和国外资本输入较多的城市。城市行政级别和城市性质等制度因素对农业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17.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太和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攀西地区的太和花岗质岩体和赋存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辉长岩体在空间上共生,成因上均与峨眉山地幔柱头的上升密切相关.太和花岗质岩体主要由超碱质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及少量正长岩组成;富含高场强元素并具高Ga/Al值(3.74~5.63),显示典型A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正长岩和辉长岩的Nb/Ta和Zr/Hf值与洋岛玄武岩(OIB)的相应比值近似.花岗质岩石具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25~0.7049)和正的εNd(t)值(1.9~3.5),与辉长岩的值相近[(87Sr/86Sr)i =0.7049~0.7052; εNd(t) =2.4~3.3].太和花岗质岩体的εNd(t)为正值,显示地幔柱来源的底侵玄武质岩浆对其形成起主要作用.辉长质和花岗质岩石具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母岩浆来自于同一源区.我们认为太和花岗质侵入体主要由底侵于下地壳的玄武质岩浆分异出的花岗质熔体侵位及随后经结晶分异而形成.因此,晚古生代时幔源岩浆底侵造成的地壳增生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表现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8.
深秋的一天,大兴安岭大黑山勘查区上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省地矿局地矿专业一级专家、大黑山地勘项目部主任王宝权应笔者之约,在野外工地住处谈了他近10年来找矿经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9.
吴秋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3,23(5):94-98
在阐述西部大开发中科技主导地位的基础上 ,从科技应用成效二重性的视角 ,探讨了关注西部科技伦理的必要性 ,并初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技伦理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0.
信息化赋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热点,但通过大数据整合进行国土空间利用评价研究仍有待探索。本文旨在借助腾讯位置大数据开展城市居住用地效率评价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以居民区为评价单元构建居住用地效率指标,揭示常州市新城区不同居民区用地效率差异。结果表明:(1)居民区范围内小时粒度的人口规模呈周期波动,峰值一般出现在21:00,符合城市居民昼出夜归的作息规律,且不同容积率水平的居民楼人口集聚度和规模值也存在预期性的差异;(2) 29个居民区按建成年份划分为1980s、1990s、2000s、2010—2015年、2015年以后共5组,各组效率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74、2.45、2.31、0.95和0.91人/百m2,2010年之前建成的居民区明显高于2010年之后新建的,2010年以后建成的居民区低于全市2.06人/百m2的平均水平(2018年标准);(3)效率指标值低并非完全等同于集约用地水平低,常州市新城新区开发建设的成长周期、居民对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需求,都是导致不同居民区用地效率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位置大数据作为高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