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海洋地质译丛》2013,(4):29-29
10月18日,南海深水油气开发顶层设计在北京“亮剑”。四个深水技术研究室、—三个深水中心将共同构成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下称国家深水工程研发中心),具有我同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体系已现雏形。  相似文献   
512.
潮道砂体是潮坪沉积体系中重要的储集体之一.以平湖油气田放鹤亭地区平湖组为例,依据岩心、分析化验和测井资料,利用现代沉积和水槽模拟实验,结合地震反演确定潮道砂体垂向和平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上潮道砂体厚度大、粒度粗,层理特征反应了受潮汐影响的强水动力环境;现代沉积和水槽实验表明平面上潮道呈树状分布,潮道砂体越靠近陆地数量越多、规模越小、宽深比越大,表现为潮道不断分叉、数量多的特点.最后井震结合确立了目的层潮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其结果与现代沉积和水槽实验总结的特征吻合性较好,验证并说明了潮道砂体分布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13.
《探矿工程》2010,(8):26-26
本刊讯 为加强与新老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2010年7月31日上午,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为其下属的山西金钻石油机具制造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以技术交流和答谢客户为主要内容的2010年客户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客户代表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金钻公司总经理张金生主持。  相似文献   
514.
东海平湖油气田平湖组地层天然气饱和-超饱和油气藏广泛分布,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明显。基于PH1~PH5井470多个岩石热解数据的分析表明,平湖油气田源岩为典型的煤系源岩,源岩类型属于Ⅱ~Ⅲ型,有机质丰度w(TOC)大于6%的碳质泥岩(或煤层)对应的氢指数[I(H)]为200~350 mg/g。原油和源岩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比分析显示,原油为成熟原油,源岩在大约3 500 m以下开始大量生排烃,平湖组是平湖油气田油气的主要贡献层段。在烃源岩定量表征基础上,分别计算了PH1~PH5井有效源岩的排烃强度和气油比(GOR),分别为1.44×106~23.61×106t/km2和7 225~7 792 m3/t,说明源岩的类型[表现为I(H)]和厚度决定了平湖地区排油气强度的大小,煤系源岩以生气为主,由于这种类型源岩的存在,决定了平湖地区高GOR油气藏分布的局面,并进一步导致现今油气成藏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515.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周边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山矿田的铁矿床可分为4种形态类型、6种构造类型和多种矿体型式。铁矿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大中型矿床往往具有复杂和较复杂的矿体形态、单式褶皱背斜和复式褶皱背(向)斜的矿床构造类型,有利的围岩层位为马家沟组五阳山段、阁庄段和八陡段碳酸盐岩,同时矿床有比较大的埋藏深度(多为-200~-600 m),弧形隆起的南、北端和两侧的凸(凹)弯曲部位均为形成大-大中型铁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16.
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常规/成像测井、取心标定以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顺北4号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综合厘定与统计分析,开展走滑断裂断控型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滑断裂带核带结构决定了主要储层类型,分段构造样式控制了核带结构及其对应优势缝洞的发育部位。断裂带内部并非“连片”发育均质储集体,在单个断面的控制范围内,角砾带与裂缝带通常呈组系展布,规模储层之间夹持致密的基岩,整体构成簇状发育特征。不同类型分段内部,断面控制的核带结构也有各自的特点。压隆段活动强度大,内部钻井揭示的角砾带和裂缝带从数量和宽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呈现出“多破碎带+多裂缝带”的特征。拉分段核带结构多发育在边界断面附近,内部核带结构欠发育,活动强度仅次于压隆段。平移段活动强度为3类分段中最弱,核带结构规模相对最小,单断面控制的裂缝带个数最少且间距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动用有效储层以获得更高的单井产能,应根据不同分段类型各自核带结构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井轨迹,确保尽可能多地钻揭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结合单井单位压降产能分析表明,储集体规模并非控制单井产能的唯一因素,不同性质分段的储集体连通性可能是控制单井产能的另一个...  相似文献   
517.
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从 2004年7月7日至2005年6月30日筹资168 亿日元,租用挪威籍物探船“Ramform victo- ry”号,在中国东海“春晓”油气田附近,即其单方主张的所谓“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对此,中方不仅对日方提出了强烈抗议和进行外交交涉,而且派出中国海监飞机和船只前往日船作业现场进行维权执法。日本雇用外籍船只对东海海底资源进行调查期间,中日双方先后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两次在北京就上述问题进行外交磋商,最终未达成统一的认识。 2005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又宣布批准“帝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单方主张的“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试开采。中国外交部当天就作出了强烈反应,声明中方的一贯立场,抗议日方作出的错误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