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关于复式油气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论述了复式油气田概念的内涵“复式”概念建立于渤海湾盆,济阳坳陷是其模式,它反映了中国东部陆要裂谷盆地油气成藏的普遍规律。文章从中国东部地质构造、沉积、油气季成、生储盖组合、圈闭与成藏等因素分析,指出了裂盆地结构的复杂性、沉积的多源性与封隔性、多层烃源岩与多期工、多种储盖组合与多类生储配置、多类圈闭与复合成藏这些是不同类型含油层系和不同圈闭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叠置复式成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一种在野外能一次性完成的简便快速的放射性测量新技术-^218Po法,试验表明,在已知区它圈定的油气田的范围,与实际很吻合,在未知油田上也获得良好的显示,指示了找油远景区域,是一种值得重视,推广的放射性找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一个同位素周期性的假说出发,提出了一个原子质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条件下比威兹沙克尔公式可多得一个有效数字.并且将各种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划分为 z<8、842三个宇称组.又估算了地球上元素的年龄为:5.2×10~9年.最后又讨论有关油气田上放射性异常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4.
《探矿工程》2007,34(4):18-18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宣布,在渤海海域喜获新发现——渤中28—2东。这个新发现位于渤海海域的渤中28—1油气田和渤中28—2南油田之间。在钻杆测试中,该井可平均日产油1600桶,平均日产气28.3万m^3左右。自2006年以来,中海油在渤海黄海口凹陷已经连续发现了4个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55.
56.
57.
主要论述了用于直接寻找油气田的土壤综合物性勘探的机理和方法技术,包括土壤磁性(磁化率、天然剩磁、原生剩磁)、电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等综合参数的利用。该方法成本低廉、野外施工简单、快捷,物性参数可在野外和实验室测定,属无源和非破坏性的勘探技术,为直接寻找油气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58.
储层裂缝特征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更好地研究裂缝性砂砾岩储层和其它裂缝性储层裂缝的测井解释问题,综述了目前在裂缝性储层裂缝测井解释中主要采用的常规评价、人工神经网络和斯通利波3类方法在识别裂缝带和定量计算储层裂缝参数两个方面的应用原理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流体包裹体与盆地油气的生成和演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具备“生、储、盖”条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内油气生成和演化与其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即与古地温有密切关系)。均一温度为90~130°C时出现低成熟度油田;均一温度为130~155°C时出现高成熟度油气田;均一温度为155~180°C时出现过高成熟度气田;当均一温度大于200°C时,油气田遭到破坏,留下沥青残物。有机包裹体的成分和含量也可以作为油气田成熟度的良好判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详细总结了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中芳烃生物标志的特征,主要包括菲系列联苯系列、苯并芴系列、三芴系列、荧蒽系列、芘系列、苯并荧蒽和苯并芘系列、屈系列和三芳甾烷系列,而萘系列含量较低。我们发现三苯甾烷C28(20S)/C28(20R)比值似乎显示了较了的热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