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462.
463.
影响乌克兰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区的增长 ,而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田的主要远景与地质勘探工作的新方向有关。黑海的西北陆架区和亚速海区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为其研究基础的不仅有理论研究 ,还有近期的地质—地球物理观察。初步预测亚速海的油气资源为3.438×108t燃料单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规模的凝析油气田富集区,根据其油气地质本质 ,它们是联合(组合)的乌克兰大型或中型储量的油气田。预测在黑海和亚速海区也有大、中型的油气田。从断裂—块体构造学的观点出发 ,有目的性地研究油气田富集区和有油气远景的对…  相似文献   
464.
介绍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珊瑚礁和礁油(气)田的分布情况,礁油(气)田储层和盖层的岩性特征和地质年代,礁岩形成含油(气)圈闭的条件和钻探礁油(气)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5.
《海洋地质前沿》1994,(2):22-23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1993年11月19日报道,地矿部上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总公司已与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在沪签署了“东海宝云亭区块技术合作项目协议书”将共同评价东海宝云亭油气田。  相似文献   
466.
越南湄公盆地位于其南部陆架区,盆地勘探始于60年代后期,经过近30个的勘探,获油气发现/显示的井超过60%,盆地中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有5个,其中白虎油田,龙油田已投产。分地内天然气以伴为主,产量分成合同作业者4家,生产者只有苏越石油公司一家。  相似文献   
467.
中国沉积盆地大中型气田分布与天然气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沉积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由我国独特的地质环境决定了的.古生界海相高演化程度的烃源岩、广泛分布的煤系地层以及第四系低温盐湖相地层等,都决定了中国境内天然气的资源前景相当广阔.迄今已在东部、中部、西部及海域的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从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至新生界几乎所有的地质时期,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这些大中型天然气藏主要以烃类气体为主,干燥系数大,非烃含量少,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宽,成因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成因类型的天然气,如煤成气、油型气、生物气和无机气等.其中煤成气在天然气资源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已探明的几个千亿方的大型气田,如克拉2、苏里格、大牛地等,均属于煤成气或以煤成气为主;油型气在我国海相盆地占有重要地位,如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田,主要是由原油裂解形成的;在柴达木盆地和松辽盆地西斜坡,分别发现了原生型的生物气大气田和稠油降解成因的次生生物气;无机成因气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尤其是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发现的较大规模的CO2和烃类气体的聚集,意味着无机成因气在中国东部将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68.
油气田勘查中的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油气田勘查中应用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实践表明核探测技术能快速解决油气田边界位置的确定、解释并计算油气田的埋藏深度。利用大庆油田油气化探(含放射性)资料,解释并计算了油气田的埋藏深度。经对已知油气藏35口油气化探井(其中12口为含放射性井)的检验,预测埋深与实际埋深相对误差为≥30%的井有6口,其中2口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17 14%(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16 67%);相对误差<30%的井有29口,其中10口井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82 86%(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83 33%)。充分证明了所建立的确定油气藏空间位置数学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放射性测量所用的仪器具有灵敏度高、轻便、易携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它的异常解释处理也较为简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油气田地质勘查中,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试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69.
梁狄刚 《沉积学报》2004,22(6):140-142
受第九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主席团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简要总结。认为自第八届学术会议以来,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在大油气田地球化学、特别是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混源油定量研究、模拟实验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指出在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召开之前的两年时间内应切实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