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2篇
  免费   2671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测绘学   2594篇
大气科学   745篇
地球物理   1163篇
地质学   4550篇
海洋学   1148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824篇
自然地理   697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CT/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UESL 5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病灶均单发,4例位于肝右叶,1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CT/MRI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囊实性肿块,囊壁见结节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信号影,内见厚壁不均分隔,CT平扫呈低密度,内见大片状液化、坏死,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CT/MRI增强扫描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及囊内分隔呈轻度渐进性强化。结论:成人UESL影像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2.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增大系数分别取1、1.25、1.5、1.75的四榀多层RC框架结构办公楼,并在OpenSees软件中,对4榀框架在近场水平脉冲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我国现规范、不考虑地震动近场效应设计出来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抗倒塌性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增大系数的加大,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设防烈度8度区,规范中规定的地震动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增大系数偏小,将增大系数调整至1.75时所设计框架,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动近场脉冲效应;另外,在震中距分别为5~10 km和0~5 km的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无明显的区别,因而,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取值,不必按震中距5~10 km和0~5 km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3.
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两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里首次发现的特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矿床普查与勘查期间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面积性测量、AMT电磁测深等物探方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①通过地面磁异常数据RGIS软件处理解释判定了普查区构造构局;②综合利用地磁异常和视电阻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表出露岩性判定了破火山口断陷盆地位置;③利用激电测深判定了断陷盆地形成过程与构造特征及断裂构造的多期次与硫化物沉淀的多期次性;④依据视极化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环境判定了场源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⑤利用AMT电磁测深资料圈定了筒状次火山岩侵入体.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和钻探基础上,还研究了该矿床形成机理,给出了一套寻找该类矿床的物探方法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4.
随着地电化学测量技术向“轻便化”方向的不断发展,中小比例尺地电化学测量已成为可能.笔者在内蒙古风成砂浅覆盖洛恪顿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区约40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地电化学测量与土壤测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地电化学测量可圈定与已知矿体元素组合相同的Pb-Zn-Ag-As-Bi-Cd等多元素综合异常,且异常位置与已知矿(化)体空间分布范围较一致;②与土壤测量结果相比,地电化学异常范围、衬度及连续性均远优于土壤测量,土壤测量异常仅在小山头残积土出露区呈点状分布;③在试验区西北部风成砂浅覆盖区发现多元素组合地电化学测量异常,根据此异常部署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扫面及钻探验证工作,在540余m深处发现6m厚富Ag、Cu矿体,实现找矿突破.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风成砂浅覆盖区开展1∶50 000地电化学测量能有效圈定找矿靶区,可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沉积地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仅考虑了沉积物压实作用,无法适应沉积地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或者其他构造因素起作用时,速度随深度的增长率减小的情况.因此,笔者比较了指数公式、幂函数和二次多项式的数学性质,并应用于地震剖面速度谱\"时间—层速度\"关系的拟合,以拟合优度大小为依据,在不同区域采用二次多项式和幂函数分别拟合,称为地震剖面沉积地层多公式拟合时深转换方案.该方案可应对各种构造环境中沉积地层的时深转换工作,可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96.
利用混合法研究了侵入带的三种模式——台阶型、斜坡型、具有低阻环带的侵入带对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的影响。其目的, 一是确定常用的台阶型侵入带引入的误差, 二是研究细致地探测侵入带的方法。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了考虑过渡带和低阻环带可以提高测井解释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为用多电极系电阻率测井探测侵入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叠加地球化学场表现为各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差函数具有双重套合结构。拟合实验交差函数是分解叠加地球化学场的关键。本文依据地球化学场自相关与自相似的内在联系,提出用多标度分形谐方法拟合具有二级套合结构的实验交差函数。  相似文献   
98.
网格数据模型在海量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中应用广泛,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是其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方法的网格递归剖分规则不合理和限定条件下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结果的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该方法给出一种多边形的多尺度网格化填充模型,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算法,并提供一种多边形网格化填充...  相似文献   
99.
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实践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云南省最近几次地震中多层砖房的震害实例,构造了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已训练数据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如果要将之应用于震害预测,则尚需积累大量的震害数据,并进行大量的网络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0.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地质遗迹。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构造的窗口,被自然科学工作者誉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系列编图及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本文以认识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各阶段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结构组成和演化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过程,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碰撞构造效应,以及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中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和新发现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科学理论与学术争论观念层次上的问题,以及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