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27篇 |
免费 | 934篇 |
国内免费 | 20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02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1046篇 |
地质学 | 5305篇 |
海洋学 | 198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405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303篇 |
2021年 | 296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318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01篇 |
2016年 | 314篇 |
2015年 | 292篇 |
2014年 | 390篇 |
2013年 | 293篇 |
2012年 | 376篇 |
2011年 | 363篇 |
2010年 | 300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386篇 |
2007年 | 318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266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76篇 |
2001年 | 243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204篇 |
1996年 | 191篇 |
1995年 | 169篇 |
1994年 | 138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12.
饱和砂土地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地基上的结构物将受到爆炸荷载及地基液化的双重作用,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破坏性变形。基于大型现场爆炸液化试验,对场地上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地基液化后RC结构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化场地中浅埋RC结构产生了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最大沉降量达到结构高度的10%,结构差异沉降达到最大沉降量的1/5,结构沉降变形在液化后15 h时基本稳定;RC结构表面未产生明显的裂缝,动态拉、压应变均在400??以内,不会对结构造成显著破坏;结构动力响应表现为柱侧加速度峰值明显大于梁侧,但柱侧动力稳定所需时间较梁侧短,即柱承受了更大的瞬时冲击力且其抵抗瞬时冲击力的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可以为在可液化地基中的浅埋RC结构稳定设计等工程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参考网稳定点选取方法在不稳定点数较多时正确性和稳健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平方型Msplit相似变换,提出了一种稳健的稳定点选取方法,在不稳定点较多、甚至不稳定点数超过稳定点数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具体思路是:在计算两期坐标的相似变换参数时,利用平方型Msplit估计将参考点组一分为二,取点数多的一组为稳定点组并继续分裂,直至两个点组对应的相似变换参数无明显差异时停止,利用最终的稳定点组计算相似变换参数来开展变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参考网中存在变形量较大的点或不稳定点总数接近甚至超过稳定点数时,本文方法与传统S变换和抗差S变换相比,稳定点的判断正确率最高,求得的变形量与模拟变形量相差最小,稳定点组对应的两期坐标差均方根最小,能够正确反映控制点的实际变形。 相似文献
14.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15.
潼峪金矿区发育过冲剪滑型、平移剪张型和平移剪滑型三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成矿断裂,分布在金罗斑背形的不同部位,其形成有先后差异,但变形环境大体相同,具脆-韧性变形特征。空间上一般不超越褶皱主体。三类断裂中,前两者具石英脉型金矿化,后者形成构造蚀变岩型及小规模石英脉型金矿化。矿化差异与断裂产出的褶皱部位及其相应的应力应变条件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DDC桩是挤密桩的一种新型桩。根据宝鸡某大型电厂中DDC桩与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从挤密机理、挤密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抗变形性状及复合地基浸水稳定性等诸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对比,进而探讨挤密桩地基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九寨黄龙机场104m高填方地基为例,阐述了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系统研究方法和步骤。认为高填方地基工程研究、设计与施工必须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可分为 5个阶段:第一,开展高填方地基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和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第二,结合工程情况进行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试验研究并提出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第三,进行软弱地基处理试验和填料碾压夯实试验;第四,结合工程实践进行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原位监测,并结合监测研究成果对前期试验研究进行反馈分析;第五,综合各阶段研究成果,对高填方地基将来的变形与稳定进行预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场道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新滩滑坡后两岸边坡监测的工作,对边坡变形提出了趋势意见。认为新滩斜坡目前正处于整体稳定下的局部调整阶段,变形缓慢平稳,但要注视广家崖的危岩动态;链子崖仍有趋势性的倾江形变。5—6号缝围成的7万方危岩及江段的5万方危岩体尚有一触即崩之势,须加强监视。 相似文献
19.
杨山群的构造特征及对北淮阳区构造演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淮阳豫皖交界地区发育有一套含有煤线的杨山群,研究表明杨山群发育两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变形(D1)为北西西向褶皱及伴生的塑冲断层,第二期变形(D2)为北西西向的脆性断层,研究区佛子岭群发育三期构造变形,不同与前人认识,扬山群第一期构造变形与佛子 岭群第二期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不是同一期构造变形的产物,这一新的认识可能预示着在晚古生代时本区北部还有一次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和位移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配制含硫酸盐的细砂作为土样开展了单向冻结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测定了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以及变形的分布,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砂土结构孔隙更大,水分和盐分更容易渗透和迁移,在单向冻结试验中,水盐迁移速度更快;细砂的轴向位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收缩变形持续时间较黏土更长;由于暖端水分向冷端迁移致使暖端土体孔隙减小,下部土体变得更加密实,土柱下部侧壁压力大于上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