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9篇
  免费   4438篇
  国内免费   6789篇
测绘学   3441篇
大气科学   1517篇
地球物理   2510篇
地质学   23930篇
海洋学   1807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1959篇
自然地理   1170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921篇
  2022年   1150篇
  2021年   1160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1164篇
  2018年   878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1598篇
  2013年   1218篇
  2012年   1496篇
  2011年   1556篇
  2010年   1267篇
  2009年   1188篇
  2008年   1217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1068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853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928篇
  1998年   1061篇
  1997年   1079篇
  1996年   1011篇
  1995年   922篇
  1994年   789篇
  1993年   793篇
  1992年   965篇
  1991年   985篇
  1990年   651篇
  1989年   578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9篇
  1972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6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0年代后期在波罗的海科拉半岛南部奥涅加湖地区的铀-贵金属-钒组合矿床上世界上系首次发现。它包括5个矿床,十几个矿化点,已探明了可观的铀、钒、金、铂储量。了解它对开阔我国深入找矿思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床的近矿围岩,富集体,矿石和矿石矿物中放射性元素与贵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产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的4个矿床实例,表明矿体上部的产有大量有色金属硫化物的部位有铀富集的特点,在这些矿床中,蚀变围岩的铀,钍含量往往要高于矿体中的铀,钍含量。  相似文献   
84.
《地球化学》1986,(1):66-77
实验结果证明,天然腐殖酸对Pb、zn元素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如每克溶解的胡啡酸可结合487mg Pb、165mg Zn,每克溶解的河流胡敏酸可结合262mg、Pb、308mg Zn;有机-金属络合物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如在饱和蒸汽压条件下,胡啡酸-Zn络合物开始分解的温度为190±5D℃,乳酸-Zn络合物为180±5℃,EDTA-Zn为200±5℃以及苯醌-Zn为240±5℃。作者认为,在层控铅-锌矿床形成过程中,有机-金属络合物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  相似文献   
85.
86.
鸡公岩金矿是广西近几年来新发现一系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的一个,属氧化富集型金矿床。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上段细碎屑岩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成矿作用经沉积成岩作用、热液成矿作用和氧化富集作用三个阶段。其中氧化作用促使硫化物及部分造岩物质的流失,金质相对富集,氧化作用进一步加深、裸露、叠加富集,矿石采选冶性能进一步改善,是原生矿所不及的。在目前微细粒型原生矿石选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氧化矿应作为当前的主要找矿目标,扩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87.
固体矿床泡沫钻探是地质矿产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文中对泡沫钻探的特点、配套设备的选择和设计、钻进工艺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列出了相应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8.
提出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形成与陆壳演化的成生联系,是与本区陆壳由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演化各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成矿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并总结了本区“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生性、旋回性及层控性四大特点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9.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 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6环等高环化合物相对较难迁移,主要残留于地表生态系统环境中。  相似文献   
90.
数字矿床模型(DDM)是传统矿床模型的数字化.本文论述了数字矿床模型的概念,提出了其主要组成结构和建模关键技术.在吸收国内外地质领域专家系统建立的经验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WebGIS)相结合,通过构建矿床模型知识库,建立数字矿床模型推理网络结构,并以斑岩型铜矿为例论述了建立数字矿床模型的系统过程.本文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