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6篇
  免费   2380篇
  国内免费   3291篇
测绘学   3405篇
大气科学   932篇
地球物理   1550篇
地质学   9640篇
海洋学   1857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1244篇
自然地理   1096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781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969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930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681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本文将计算合成地震图的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离散波数方法应用于静态问题,给出了分层介质中位错点源产生的静态位移场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反射、透射矩阵方法的原有优点,通过将数值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可用于研究地震断层活动造成的地表形变。  相似文献   
972.
973.
974.
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内外学者在萨拉乌苏河地区做了大量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以往都把重点放在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考古、古人类、古生物和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对于在地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和聚集与古气候的关系,探讨不多。  相似文献   
975.
罗德里格矩阵在共线方程严密解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共线方程严密解法中,人们习用的是以方位元素X_s,Y_s,Z_s,φ,ω,κ为未知数的严密公式。本文则以罗德里格旋转矩阵的三个独立元素b,a,c取代角方位元素φ,ω,κ,并推导了相应的误差方程式。理论表明,新方法在组成旋转矩阵和计算误差方程系数中只需作加、减、乘、除等运算而不需解求三角函数,因而节省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976.
“单站点无地面控制摄影机自检校”是一种利用纯摄影测量信息检校摄影机的方法。本文由共线条件方程出发导出了顾及到摄影机旋转中心与其摄影中心不一致时正直摄影象片与倾斜摄影象片同名象点坐标的几何关系式及线性化的误差方程式。编制了适用于VAX-11/750计算机使用的FORTRAN程序,并给出了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77.
南岭成矿带是太平洋及印度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囊括大量稀有-有色金属矿床的中心弧形构造-岩浆岩系正是这个“钳式”应力场作用的集中体现,“深部叠加-重熔”——以板块持续运动和相对高速率运动产生并贮集能量为前提,以俯冲板块不断带入新的挥发物质为条件,随着动力热和挥发组分的不断回流—汇集—贮集而使仰冲板块深部预热的原地或途中固化-半固化的先期熔融的岩浆岩发生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978.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和油气分布。论文指出我国含油气盆地多属板内断陷(或坳陷)叠合式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79.
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与铀成矿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研究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为基础,阐明了该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中铀的分布与富集规律。根据铀矿化与铀源体的空间分布关系、硫同位素组成、稀上元素分布模式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论述了该区前寒武纪铀成矿作用具有同源性相多阶段复成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铀成矿旋回的概念,并将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构造区存在的铀矿化划分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和中-晚元古代三个成矿旋回。  相似文献   
980.
内蒙古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中首次发现的自然铁赋存于硅质火山熔结角砾岩中。自然铁呈钢灰色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亮银白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4.02。比重7.86。具延展性和强磁性。反光显微镜下呈亮银白色。主波长(um)的反射车(%)──470:64.79;546:77.05;589:79.45;650:82.49。电子探针分析Fe含量为98.27%。其主要粉晶谱线:2.022(110),1.431(200),1.166(211),1.012(220)。等轴晶系,晶胞参数a0=0.28664um。z=2。空间群:-Im3m。据其X射线粉晶数据和化学成分定名为α-自然铁。它可能形成于硫铁矿化的石英角斑岩或富铁的拉斑橄榄玄武岩,因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氧逸度升高,导致铁橄榄石经歧化反应,形成自然铁和石英。其发现有重大地质意义。/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