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高等级公路面层材料研究的成果 ,分析了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复合式路面和半刚性路面材料研究的方向、发展趋势以及各种面层材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2.
针对节理化岩体的自身特点,提出沿岩体层面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层面与节理之间的残余完整岩桥破坏,将可能导致岩体产生复合式滑移破坏。在室内利用岩石三轴刚性伺服机,通过模型试验对岩体的层面和一组与层面正交的节理的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结构面性状和围压对复合式滑移破坏的影响,给出了在贯通性结构面(层面)倾角、非贯通性结构面的以及围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节理化岩体发生复合式滑移破坏的条件以及破坏面特征。最后在与前人的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可靠的结论,期望为在将来的实践工作中正确评估节理化岩体的破坏模式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3.
水泥土复合式围护结构的位移内力计算与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围护结构-水泥土复合式围护结构的位移分解为刚性位移和弹性挠曲,讨论了两种位以及内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以一个工程实例为基础讨论了水泥土复合式围护结构的各种工作 状,指出各设计要素的选择需要优化,各设计要素之间还要满足协调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Biot动态方程(u-p公式)为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Generalized 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在SWANDYNE的基础上发展了用于分析海床基础固结和动态响应分析的计算程序PORO-WSSI 2D。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验证了POR-WSSI 2D中固结模块的有效性。利用该计算程序,深入研究了大型海床基础在大型复合式防波堤和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固结过程以及最终的固结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程序PORO-WSSI 2D能够有效地分析评价海床基础在海洋结构物作用下的固结过程以及预测海床基础的剪切破坏行为。所确定的最终固结状态还可以为后续研究海床基础在波浪、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液化和剪切破坏提供可靠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25.
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通过选用不同的层间接触状况、不同的沥青及水泥面层厚度,利用BISAR3.0软件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初始状态下,层间结合情况及结构层厚度对PCC+AC型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降低层间最大剪应力的途径,以便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降低由于剪应力的影响而出现的路面分层及推移变形等病害,延长路面的寿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分析隧道复合式衬砌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的受力规律,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广义开尔文本构关系,分别分析了二次衬砌在不同支护时机和不同刚度下,复合式衬砌的受力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机施加二衬,其受力都有一个逐步增大并趋于稳定的过程,初支与二衬受力随二衬支护时机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二衬支护越早,其受力越大。通过早施作二衬,来转移初支上的应力是不合适的。当二衬刚度增加时,其所分担的围岩压力将增大,而初支分担的围岩压力有一定的减小。结合云腾岭隧道进行具体分析,得出该隧道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时间为开挖后第40天。另外,通过对该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分析发现,二衬的受力—历时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液压夹持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并对单卡瓦运输和常闭型事式坟夹持器的结构设计和参数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8.
在我国滑坡地质灾害繁多,而滑坡的变形破坏很复杂,为了探讨一种较为合理的滑坡加固方法,本文针对3种类型滑坡,分析其变形过程,提出了3种类型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基于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结合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变形特点,对不同变形破坏类型滑坡分区段开展研究,把牵引式滑坡分为牵引区和被牵引区,推移式滑坡分为加载区和推移区,复合式滑坡分为后缘启动区、中间主滑区、前缘启动区;针对不同类型滑坡,分析滑坡演化过程中不同区的变形先后及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定主动变形区和被动变形区,提出了基于变形破坏模式的滑坡加固方法,加固的主要思想为:控制主动变形区、确保被动变形区稳定,即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进行控制,并通过3个典型的滑坡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论证了此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浙江新昌复合式火成杂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新昌复合式火成杂岩包括复合火山岩流和复合侵入杂岩。复合火山岩流由玄武岩和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成,有的含少量安山质-英安质岩流和岩石包体;复合侵入杂岩由辉绿岩和花岗岩复合而成,含闪长质-石英闪长质岩石包体。它们在空间上紧密伴生,同位素年龄为96~113 Ma;地球化学上,它们统属钙碱性岩系,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基本相同,Sr=0.7069~0.7079,εNd (t ) = -2.3~-5.3,指示它们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发生过充分的交换。这些特点与浙闽沿海其他复合岩流和复合侵入杂岩的特点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在伸展构造背景,由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岩浆底侵,并与深熔的壳源花岗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岩浆混合而形成。新昌复合式火成杂岩的研究,为更深入研究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晚中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变化和构造-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0.
尝试将IKONOS、SPOT卫星影像与机载SAR影像联立构成多种组合的“立体像对”,以有理函数模型、行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以及F.Leberl公式为基础,利用若干地面控制点对影像分别进行外定向,然后由3种不同的传感器模型分别建立了3种复合式立体定位公式。在已知一组同名像点的情况下,可解算出相应地面点的大地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将具有一定重叠范围的多源遥感影像构成立体像对进行复合式定位是切实可行的,且在一定控制和交会条件下其定位精度与传统立体像对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