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2篇
  免费   4813篇
  国内免费   8249篇
测绘学   1039篇
大气科学   2079篇
地球物理   3398篇
地质学   21875篇
海洋学   2218篇
天文学   155篇
综合类   1451篇
自然地理   1429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989篇
  2022年   1088篇
  2021年   1182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1210篇
  2018年   846篇
  2017年   906篇
  2016年   922篇
  2015年   1081篇
  2014年   1513篇
  2013年   1248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429篇
  2010年   1342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1291篇
  2007年   1394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156篇
  2004年   1054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879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713篇
  1997年   616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625篇
  1991年   539篇
  1990年   436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3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371.
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27年美国首先发现地裂缝以来,各国学者对地裂缝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首先从地震研究入手,认为地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因素影响。后逐渐加强研究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与地下水开采复合成因观点。我国学者重点对汾渭地堑地裂缝成因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种成因机理模型,并用GIS技术建立简单的预测预报系统。文章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对地裂缝成因机理和水文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地裂缝的研究正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动力学研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以非线性理论(如分形)对地裂缝系统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系统,减少地裂缝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它加以利用,是今后地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2.
某地裂缝特征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裂缝按其成因分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大类,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裂缝,均可造成一定的灾害,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近年来,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则是非构造成因的地裂缝,其有关措施的部分建议已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采纳。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研究区地处丘陵地带,最大相对高差近100m,溪沟发育,切割较深,山顶多呈长条状或圆顶状,斜坡呈阶梯状,植被不发育,多为农耕地。场地表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耕作土及坡残积层,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灰白色砂岩、紫红色泥岩。…  相似文献   
373.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74.
在开展藏北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地区永珠-雄梅-果芒错一带发现了一套沿永珠蛇绿岩带(?)分布,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较为特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建立了日拉组及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单位。  相似文献   
375.
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地质调查,发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弄群中存在2个喷发-沉积不整合界面,将则弄群自然分成3个部分,对应3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新创建扎列拿组、郎穷组和荣纳组。描述了3个组的定义及层型、次层型的岩性、岩相、古生物、同位素年代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76.
2003年5月11日1时55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台烈镇台烈村三穗 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墩附近发生滑坡,造成33人死亡,2人失踪,1人受伤,16间工棚被毁见照片专版(照片2)。国务院对此灾情高度重视,作者参加了国务院调查组,紧急赶往发灾现场,调查和指导了抢险救灾工作。1 滑坡结构滑坡地处平溪河之拐弯右侧凸岸,三面临空,缓坡地形坡度20~30°。其东北部为冲沟,东南部为高达30多米的陡崖。滑坡地层为前震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具4层结构:上部第1层:残坡积土,厚度3~5m;第2层;碎石土,厚度5~10m;第3层;强风化板岩、砂岩,层状…  相似文献   
377.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奥陶纪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奥陶纪花岗岩分布于乌兰布拉格 -哥舍深大断裂 (槽台断裂 )以北 ,岩石类型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中 Si O2 质量分数为 5 6.76%~ 69.2 4 % ,Al2 O3较高 (多 >1 6% ) ,富 Na2 O贫 K2 O,A/ CNK均 <1 .1 ,为准铝质的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总量普遍较低 ,为 (63 .4 1~ 1 4 0 .61 )× 1 0 - 6 ,轻重稀土分馏强烈 ,铕异常不明显 (δEu=0 .95~1 .2 2 6)。痕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火山弧花岗岩相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认为该套花岗岩类为与洋壳消减有关的岛弧型花岗岩 ,岩浆起源于加厚陆壳的底部。从花岗岩的分布及迁移规律推测 ,华北陆块与其北缘增生带之间的早古生代洋壳可能是由南西向北东的斜向消减  相似文献   
378.
湖南郴州-邵阳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郴州—邵阳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基本特征和活动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和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该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由隐伏的基底断裂带、侵入岩浆岩带和盖层中断续分布的北西向褶皱、冲断层组成,是板块会聚时两板块凸出部分相接触形成的应力集中带。它不仅是地幔长期隆起(尤其是晚古生代)地带,而且是一条重要的控岩控矿控制岩相的活动带。其中走滑型构造—岩浆岩环境下的锡、钨、铜、铅、锌、金矿床主要与燕山期壳源改造—重融型、壳幔源混熔型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有关。  相似文献   
379.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宝  胡勇等 《地质学报》2003,77(1):144-144
本文系统采集了柴达木盆地不同构造分区19个油气田的65个天然气样品,测试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值,综合研究了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可分为生物气、腐泥型油型气、混合型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气。生物气δ~(13)C_1非常轻,C_2+含量极低,分别位于-68.2‰~-61.8‰和0.06%~0.20%范围;δD和δ~(13)C_(CO_2)较重,显示了  相似文献   
380.
1Introduction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northofLuobupouLakeofRuoqiang ,about 30 0kmsouthwestofHamiCity ,Xinjiang .ItwasdiscoveredbytheSixthGeologicalTeamofXinjiangduringgeo chemicalexploration .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whichoccursinthegold bearingformationcomposedofMiddleandLateCarboniferousvolcanicandpyroclasticrocks ,isabrittle ductileshearzonetypegolddepositcontrolledbyariftbelt.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southwestoftheHongshi jing -Maotoushanmineralizatio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