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7篇 |
免费 | 101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61篇 |
地质学 | 388篇 |
海洋学 | 27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coupled chemical/dynamical model (SOCOL-SOlar Climate Ozone Links) isapplied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future enhanced CO and NOx emissionsover eastern China on regional chemistry and climate. The result shows thatthe increase of CO and NOx emission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regional chemistry, including NOx, CO, O3, and OH concentrations.During winter, the CO concentration is uniformly increased in the northernhemisphere by about 10 ppbv. During summer, the increase of CO has a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change in O3, concentrations near easternChina has both strong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During winter, thesurface O3, concentrations decrease by about 2 ppbv, while during summerthey increase by about 2 ppbv in eastern China. The changes of CO, NOx,and O3, induce important impacts on OH concentrations. The changes inchemistry, especially O3, induce important effects on regional climate.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during winte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decreasesand air pressure increases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The changes of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roduce decreases in vertical velocity. We shouldmention that the model resolution is coarse, and the calculatedconcentrations are generally underestimated when they are compared tomeasured results. However, because this model is a coupleddynamical/chemical model, it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insights regarding theclimate impacts due to changes in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和水质本底特性及变化趋势,选择汉江中下游6个水文站及4个水质观测断面,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次检验法,分别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分析历史长序列流量资料,1999~2013年间汉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偏枯期;(2)汉江中下游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极值比介于2.7~3.3之间。水量年内各月分配变化也较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3%~66%,非汛期仅占全年的34%~37%;(3)汉江中下游地区各水文测站的年均流量序列,总体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不显著,但经历了1980~1990的偏丰期及1990~2013的偏枯期;(4)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质达标情况较好,大部分年份的水质均优于III类水质标准,且水质无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渭河临潼城区段河道散乱、河势多变、水环境恶化、生态景观单一。通过详细分析计算坝袋需水量、水面蒸发损失水量、渗透损失水量、水体更新水量,得出总需水量。并根据当地水资源现状,提出渭河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渠道退水等水源综合供水方案,实现了多泥沙、缺水地区生态治理工程水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北方寒旱区呼伦湖水位下降、水面萎缩的现象,根据气候特征,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探究湖泊水文过程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水平衡项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确定水位升降的直接原因.基于1963-1980年间水位的实测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其他辅助计算判断出湖泊与周边区域存在着地下水的交换,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历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累积降雪融化渗入土壤中形成浅层径流补给湖泊,而7、8月份湖泊补给周边草原.基于以上规律,根据周边坡面汇流、地下水与湖泊交换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利用水平衡方程式推算湖泊1981-2008年逐月水位变化,并与其他研究成果比较,吻合度较高.不同气候条件下,径流量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最为突出,是水位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5.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06.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8年7月武汉强暴雨的天气演变特征,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先于暴雨生成,暴雨最强时低空急流也最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左侧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使得中尺度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出现空间不稳定现象,高空急流右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和低空急流左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向暴雨区增加,暴雨区恰为这两支波叠加后振幅最大的区域,高低空急流耦合下的非热成风、中尺度对流-对称不稳定可能是这类强暴雨产生的动力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陕西省子午岭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InVEST模型和SCS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约为3×108 m3,涵养深度69.79 mm,表明研究区具有比较突出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森林和灌丛分布相对集中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内,水源涵养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有较大差别。由于灌丛具有较好的降水截留能力和较小的蒸腾作用,水源涵养能力最强;而森林由于蒸腾旺盛,加之冠层截留的大部分降水用于蒸发而无法积累,使其水源涵养能力稍低于灌丛;草地和农田覆盖地区,降水极易流失,因而草地和农田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对区域总水源涵养量的贡献也最小。此外,研究区多年平均产水深度139.4 mm,整体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减小,与区域降水量空间变化趋势一致,在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1.1 mm,空间上大致由南向北减少,同时,由于径流深度还受到降水时间分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地的影响,因此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8.
以钦州市为例,根据1956~2016年月降雨、径流数据,采用双累积曲线(DMC)模型和蒸发差值法计算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剔除入海河流感潮河段水量及汛期河道内最小生态水量的改进扣损法和直接法综合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钦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在106.573~111.216×10~8m~3范围内,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8.444×10~8m~3,占比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4.6%。钦州市水量相对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富裕且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独流入海河流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多,南流江分区次之,郁江干流分区最少;时间上,19条流域汛期水量高达81.949×10~8m~3,其中难以控制利用量为62.272×10~8m~3,有35.823×10~8m~3经入海河流直接外排入海;4.973×10~8m~3为感潮河段咸水难以利用;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为改善河道环境、缓解供需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利用CSR-RL06和Tongji-Grace2018时变重力场模型反演了2003年1月—2016年12月红柳江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并联合降水、蒸散、径流和人类活动耗水等多源数据建立了区域水量平衡方程,定量评估了该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考虑人类活动耗水为区域陆地水储量输出项时,由水量平衡方程闭合差计算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9%。②气象水文因素贡献率仅于2009、2011和2016年为负,其均值为-22.5%,其余年份正贡献率均值为47.7%;人类活动耗水贡献率始终为负,其均值为-34.8%。③龙滩水库蓄水变化与该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66,均存在一年和两年主周期信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