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183篇 |
地质学 | 167篇 |
海洋学 | 6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苏通大桥南主塔墩承台钢吊箱长117.35 m,宽51.7 m,高14.4 m,总重量达5 800t,是目前世界上体积及重量最大的桥梁钢吊箱,本文阐述了在钢吊箱的拼装、下放及就位三个关键施工环节中,以GPS RTK卫星定位技术为主要测量手段的钢吊箱施工测控技术. 相似文献
83.
84.
为研究不同力组合效应对平齐端板连接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不同受力情况下连接的非线性简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通过考虑8种力组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了2种不同钢等级的梁柱节点力学行为,进一步讨论了EC3 Part 1-8规范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简化有限元模型在弯矩-转角曲线、破坏形态、初始刚度和塑性抗力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框架梁轴力对节点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当轴拉力为20%的框架梁轴向塑性抗力Npl时,高强钢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分别降低68%和52%;当轴压力为-20%Npl时,刚度和强度分别增加89%和42%。此外节点的滞回耗能能力、破坏模式以及分类属性与梁轴力水平密切相关。对于高强钢梁柱平齐端板节点,EC3规范对框架梁轴压力的限值仍过于保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和组合力作用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回顾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发展历史,系统地总结、论述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特点及其抗震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了这种结构形式在抗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87.
提出了坡积-滑坡土、残积-坡积和人类经济活动填土强度指数易变性调查结果。给出了根据实验方法制定出的,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条件下对危险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建议。提出了土体位移风险评价方法,以便论证选择防止滑坡工程设施的工程保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8.
研究海床土吸力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SCR)与Spar平台整体波浪响应的影响。分别采用大挠度曲线梁模型、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SCR的悬垂段和流线段,考虑SCR与Spar的动力耦合效应,提出整体分析法,并基于锚链/SCR分析程序Ca-ble3D开发V-Cable3D。考虑海床土吸力影响,时域动力响应分析获得一海况下SCR顶点和触地点的位移、张力、弯矩和应力时程。比较分析表明:SCR顶点和触地点附近分别存在波浪响应过程中的张力最大值和弯矩最大值,吸力对这两个特征量以及立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提出的整体分析法为SCR波浪响应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对SCR与海床的相互作用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
复杂层状岩层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加固后信息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55~Yk73+92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从层状岩层分布、偏压和雨水侵蚀作用以及前期地质勘测欠准确等方面分析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比较分析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测隧道的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以及钢拱架的内力反映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量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达到稳定,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隧道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