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183篇 |
地质学 | 167篇 |
海洋学 | 6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国外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外在新型深水立管系统--钢悬链线立管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论述浮体一、二阶运动对钢悬链线立管疲劳寿命的影响、浮体升沉运动对钢悬链线立管触地点疲劳寿命的影响;钢悬链线立管与海底相互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及结果;钢悬链线立管涡致振动与疲劳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论述钢悬链线立管触地点问题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2.
本文针对目前国家基准气侯站广泛应用的E-601B型蒸发器,据多年的观测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对E-601B型蒸发传感器下三角支架底座改进的理由、方法、效果;同时还介绍了密封排水孔,取消溢流桶等,改用专用储水瓶取水法的理由、方法、效果。通过改进,不仅能够使E-601B型蒸发器的设计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大量节省观测人员的劳动量和时间,从而使观测到的蒸发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3.
一、地质情况引青济秦西吴庄隧洞荆子峪大沟段围岩大部分属于安山质凝灰岩,岩石坚固性系数f=1.2左右,按水电部分级为Ⅱ类围岩。其中,岩石极其破碎段长240m,是整个隧洞的控制性地段。岩层构造发育,岩石遇水泥化,被粘泥包裹,爆破后隧洞自稳时间是2—3h,地下水较发育,埋深为25m左右,其中岩石厚度仅为13m,其余为6m厚的鹅卵石层及6m厚的粘土层。开挖断面为宽3.8m,高4.61m,拱顶圆弧半径2.12m,圆心角127.3°。 相似文献
24.
钢悬链线立管(SCR)与海床土体的接触问题对立管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接触单元模拟SCR与海床接触处的相互作用,考虑海床土体的非线性,建立SCR与海床系统有限元模型,并同已有的等价梁-弹簧模型进行了比较和验证.运用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管道重量、土体模型和摩擦系数等对管道入土深度和弯矩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CR与海床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对一榀单跨两层半刚接框架-斜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结构破坏模式和耗能机理,得到了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安全储备高;半刚框架和墙板协同工作良好;斜加劲肋的设置缓解了钢板沿拉力带方向的面外变形,提高了墙体的弹性屈曲倚载及初始刚度,减轻了滞回曲... 相似文献
26.
自定心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定心(Self-Centering,SC)钢框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其中,预应力构件提供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复位功能,角钢、摩擦件等构件则提供了耗能能力。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后可基本保持完好,并且无残余变形(或很小),附属构件的更换或修复也非常方便。介绍了自定心钢框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节点试验、自定心抗弯钢框架(SC-MRF)、自定心中心支撑钢框架(SC-CBF)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自定心钢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能力,有望发展成为实用的结构形式。指出了自定心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大跨度钢桁架转换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带高位大跨钢桁架转换结构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进行了1/25缩尺比例的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粘贴在钢桁架杆件上的应变片,测试了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地震波作用下钢桁架的地震响应。在加速度峰值0.9g地震波作用下,两端支承钢桁架筒体剪力墙才出现裂缝,表明连接部位剪力墙受力性能较好;人工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大,层地震作用力在钢桁架转换结构层有突变;试验中随模型结构裂缝发展和抗侧刚度衰减,层地震作用力分布发生变化,其中钢桁架转换结构层承担地震力相对减小,钢桁架应变反应也相对趋缓;钢桁架两端杆件受力较大,表明支承剪力墙对钢桁架的约束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8.
广州天誉大厦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筒体的混合结构体系,地面以上结构采用抗震缝兼伸缩缝分隔为南、北塔两个独立结构体系,南塔高186.5 m,北塔高159.5 m.两塔的核心筒总宽度与核心筒总高的比值均超出了规范限值.为研究这种超限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计...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