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正>本书由张发旺研究员、余秋生总工和郭建强教授等合著,由地质出版社于2013年10月出版。全书采用新的调查评价思路,利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整个宁南地区的构造控水问题,提出了弧形构造控水模式,发展了构造控水理论。开拓性地对宁南地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整体划分。全面分析了宁南  相似文献   
102.
鄂西弧形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川东-湘鄂西断褶带内鄂西地区的弧形构造,从构造剖面特征、叠加褶皱样式和断裂性质入手进行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结果发现鄂西弧形构造具有多期变形特征:早期普遍为北东东向的直线型褶皱,随着弧形带扩展,在东、西两翼分别发育右行和左行的逆冲-走滑断裂,同时分别形成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弧形褶皱。晚期弧形带中部发育北北东向构造并叠加改造了早期北东东和北西西向褶皱,同时在黄陵背斜以西还发育交切早期构造的北北西向仙女山右行走滑断裂。根据弧形带扩展的几何学-运动学分类原则,并结合前人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推测鄂西弧形构造应属于构造弯曲形成的弯曲弧。区域滑脱层和黄陵隆起阻挡可能是控制弧形样式的主要原因。区域滑脱层控制了拆离滑脱褶皱的构造样式; 黄陵基底隆起的阻挡作用使弧形带东翼进一步弯曲变形,并导致了构造应力场方向发生改变,造成了晚期北北东向与早期北东东向构造的叠加。由此恢复的鄂西弧形构造变形过程对于揭示川东-湘鄂西断褶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大巴山城口弧形断裂带右旋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是几何学上对称平顶型、内部形迹削截的弧凸结构带,区域走向总体呈北西向延伸,其主边界城口断裂由北向南发生偏转(由近南北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内部构造形迹与边界断裂呈明显削截和交切关系,弧形带凸顶方向与构造带南西向逆冲推覆极性一致。基于野外构造解析和15个样品的显微构造分析,对城口弧形断裂带右旋逆冲走滑构造特征和变形-变质特点及其沿走向的变化进行研究。宏观上,城口断裂带体现出早期近东西走向线理和平行于主断裂带弧形展布的后期线理两期世代和序列性,同时展现出强烈右旋走滑剪切变形特征,且走滑剪切变形强度由北西向南东减弱。微观构造上,断裂带构造岩普遍发生弱-中等强度变质,北段以中-高绿片岩相为主,右旋逆冲走滑剪切指向运动学标志体发育、变形强烈。断裂带南段以低绿片岩相为主,右旋走滑逆冲剪切指向运动学标志体相对稀疏、变形微弱。城口断裂带宏观与微观特征表明变质和(右旋走滑剪切)变形强度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减弱,呈非对称性。构造运动学上的非对称性和强烈右旋走滑剪切运动特征主要取决于印支期以来华南和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中(尤其是燕山期)汉南能干性基底由南向北的强烈楔入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体的分布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获取了形成堰塞体的滑坡体的部分信息.研究表明,主灾区堰塞体总数37个,其分布与地震断裂带一致;73%的堰塞体呈串珠状分布;80%的堰塞体发生在河流急拐弯区域.  相似文献   
105.
秦巴山区的大巴山断裂(镇巴-高川段)及周边地区实施了高精度磁力勘探,经过向上解析延拓、垂向不同阶导数及欧拉反褶积等新方法处理及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场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横向上分别显示出沉积区、挤压构造变形区及侵入岩区的磁性特征,这是研究区多样化构造特征的具体反映;纵向上,浅部磁场呈现方向性磁场,深部呈现稳定基底的特征,这种磁性差异分界面构成了北大巴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滑脱面.而大巴山主断裂在不同区段表现出不同磁性结构的多样化特征,也反映了不同挤压应力作用下变质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6.
滑坡是形成堰塞坝的最主要原因,在地震、降雨、冰雪融水等作用下均可形成滑坡堰塞坝,而滑坡堰塞坝的堆积形态、范围等对评价堰塞坝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离散元方法(DEM),系统分析了三维条件下滑动距离、滑面出口宽度、滑面倾角、河床倾角、河谷形状对堰塞坝堆积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动距离和出口宽度对坝体高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7.
108.
石油地震资料揭示塔里木盆地中央巴楚隆起为结晶基底和古生代地层相对隆升区,地表为第四纪陆相碎屑岩不整合覆盖,隐伏隆起大部分区域缺失中、新生界。在隆起南北两侧构造变形比较强烈,均发育基底卷入的逆冲构造和古生界内逆冲构造。根据钻井资料和二维地震测线详细的构造解释,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得知:吐木休克基底卷入逆冲断层是在中生界早期形成的基底卷入楔形构造的基础上,在新生界晚期再次活动形成的;新生代晚期中亚地区强烈陆内变形,导致塔里木盆地先期形成的巴楚隆起再次挤压隆升;晚期变形过程中,先存构造与形成新构造挤压方向的偏差导致新构造发育有走滑分量,形成典型的斜向挤压构造——吐木休克旋转弧形构造。平面分布上,弧形构造东西向延伸的中段和北东向延伸的西段,早期为基底卷入楔形构造,晚期发育基底卷入逆冲构造;近北西向延伸的东段,晚期发育基底卷入楔形构造叠加在早期基底卷入楔形构造之上,说明该构造至少经历了两期变形。由于晚期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具有走滑分量,导致盖层单斜构造发育3类应变带及相应构造:拉伸变形带发育的正断层、剪切变形带发育的走滑断层及挤压应变带即走滑构造分量;西段发育左行逆冲走滑断裂带及伸展变形;东段发育右行逆冲走滑断裂带。弧形构造西部发育的构造样式与2012年Keating等模拟的斜向断层位移形成的构造样式非常相似,说明弧形构造西段吐木休克基底卷入逆冲构造具有走滑分量,从而合理地解释了该区发育的构造样式及正断层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李耿  武现伟  邢博 《江苏地质》2017,41(4):614-618
以大地构造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徐州西南部的小构造尺度的断层、褶皱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结合区域构造的特点,对前人的观点提出新的认识,并合理补充徐宿弧形构造的成因机制。结合地层的岩性特征,认为该构造的形成前期以板块挤压伴随重力滑覆为主,后期以多向重力滑脱为主,研究区的构造特征是由两期构造共同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0.
祝桑弧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楞古-孜河弧形背斜位于弧顶部位。楞古-孜河背斜主褶皱、内部小褶皱及叠加褶皱的特征表明其形成经历了印支晚期自北向南的滑脱作用,燕山早期南北向挤压作用及燕山中晚期南西-北东向挤压作用等三次构造变动。其成因可能与扬子板块与劳亚板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