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四川汶川“5.12”地震滑坡堰塞湖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可见光、雷达和航片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对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因地震诱发形成的大型堰塞湖进行了遥感监测,对堰塞湖发生的地点、数量以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重点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了动态监测,提取了其堰塞湖回水长度、水面面积与水量等信息,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O09年5月12日,记者早早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2层会议室.屏幕上的会议题目已经以"5·12"特大地震现场惨烈的黑白照片为背景定格: "'5·12'特大地震学术报告会". 1年前的5月13日,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也是这个会议室,也是这个题目,也是爆满的专家学者,也是会前三分钟的默哀,中国地质科学家用自己的良知和理性,对"5·12"特大地震作了最快速的学术反应.  相似文献   
13.
Outburst risk of barrier lakes in Sichuan,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4 barrier lakes induced by earthquake have been formed by wedged debris on the river channels after a massive earthquake happening on May 12 in Sichuan, China. Among them, the Tangjiashan Barrier Lake is the largest one. It faces very urgent risk of dam breaking when water level reaches the top and begins overflow in case of storm rainfalls and continually aftershocks, threatening already devastated cities and villages with about 1.5 million people downstream. The outburst of a similar barrier lake occurred in the Minjiang River in 1933, causing a catastrophic flood. Risk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not all barrier lakes are highly dangerous. Only those lakes with very high dams and water to be filled up in short period need to be dealt with immediately.  相似文献   
14.
堰塞湖的水文特征过程对于库区洪水宏观调控、预报预警、安全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掌握萨雷兹堰塞湖水文特征和历史演化过程,本文基于密集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综合调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972-2019年帕米尔高原萨雷兹堰塞湖的水文特征以及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面积-水位"关系模型重建了1972-2019年萨雷兹堰塞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刘青  王伟  高星  兰恒星 《山地学报》2021,(2):226-237
堰塞湖的泄流会对下游河谷边坡造成严重的冲刷,对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基础设施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研究堰塞湖泄流对下游河谷边坡的影响,选取了具有足够代表性的金沙江白格滑坡下游一定范围(50 km)的河谷边坡为代表区域,将遥感信息提取技术、GIS技术与空间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定量地研究了堰塞湖泄流对河谷边坡的影响;并综合考虑了...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缺乏必要知识,将城市建在不适当位置并被地质灾害毁灭的事时有发生,楼兰古城就是因地质灾害而消亡的。楼兰古城建在古孔雀河下游河道上,孔雀河水是该城的唯一水源,公元4-7世纪间,古城上游河段普先后两次发生河岸滑坡堵塞河水,形成堰塞湖,导致孔雀河改道,从而彻底断绝了维系楼兰古城生命的唯一水源,古城不得不被废弃而且无法复兴,我国是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加之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德钦地区金沙江奔子栏古堰塞湖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川滇交界的云南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金沙江河谷两岸,发现了发育于第四级阶地之下的湖相纹层状粘土层,其下为边坡碎屑流堆积,表明该湖相层为滑坡碎屑流堵江所形成的。采用U系法测年,获得金沙江右岸湖相粘土层上部和下部的年龄分别为55.4ka±3.5kaBP和82.1ka±6.6kaBP,左岸湖相粘土层为122.0ka±12.4kaBP,表明该古湖发育于晚更新世早中期。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湖相粘土沉积期间的古植被为以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林,气候温和较湿。该古堰塞湖的发现不仅对于研究金沙江的河流发育史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了解现代大江大河灾难性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型天然水体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典型实例,论述大型天然水体--堰塞湖从形成到消亡过程中产生的灾害链和环境效应链,包括堰塞湖的淹没、边岸再造、堰塞沉积物、次生洪水、永久性不良地质环境的灾害和环境效应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对水利水电、航运、公路和铁路工程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提取冰川堰塞湖水体信息,是研究冰坝遥感监测与应急监测的核心热点问题。以GF-1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改进阴影水体指数(ENDWI)和面向对象(SVM)对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水体进行定量提取。比较分析3种水体判识方法,3种方法均可以提取完整的水体边界,并且抑制了90%以上的非水体信息。NDWI法和ENDWI法可应用于GF-1地表水体提取,能够满足冰坝水体监测与应急监测需求,但面向对象法最适宜GF-1影像的水体信息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造成于台湾小林村献肚山大山崩,于旗山溪形成堰塞湖后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溢顶破坏。该研究由航照图、灾前与溃坝后DTM、土壤物性试验与野外调查,根据崩塌与坝体堆积平衡,结合堰塞湖溢流时间,重建小林村天然坝地形与水文参数,并进行坝体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林村堰塞湖天然坝主要由透水性低、易冲蚀的细颗粒组分组成,坝体积为15.34×10~6m~3,溢流点坝高及最大坝高分别为44m及60m,坝长与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