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98篇
  免费   3364篇
  国内免费   3658篇
测绘学   5988篇
大气科学   2643篇
地球物理   2420篇
地质学   13489篇
海洋学   2981篇
天文学   263篇
综合类   5198篇
自然地理   7738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1145篇
  2021年   1180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1176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869篇
  2015年   1056篇
  2014年   2322篇
  2013年   1788篇
  2012年   2219篇
  2011年   2222篇
  2010年   1989篇
  2009年   1994篇
  2008年   2047篇
  2007年   1642篇
  2006年   1736篇
  2005年   1678篇
  2004年   1419篇
  2003年   1411篇
  2002年   1240篇
  2001年   1121篇
  2000年   900篇
  1999年   823篇
  1998年   842篇
  1997年   786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626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476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内蒙河套平原砷中毒病区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河套平原砷中毒病区是内蒙最严重的病区之一。本文首次对病区环境中砷的价态、化合态以及砷的迁移、富集、转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粘质土、腐殖土有利于砷的富集,还原环境可使As^5+向As^3+转化,在富含腐殖质的还原环境中甲基化作用显著,使砷酸盐转化为甲基砷酸盐。河套平原砷的地球化学行为都是导致砷中毒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通过勘探优质地下水,引用黄河渠系水和采用物理或化学降砷方法改水,可以有效地  相似文献   
912.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孙玉科,许兵,李毓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5~18日在兰州召开。该会的会议文集选编了52篇论文,按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工程地质学...  相似文献   
913.
本文讨论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科技发展趋势和10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包括隧道工程;基岩陡坡;围湖或填海造田;基坑和边坡稳定;干旱区、黄土和岩溶区及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地下水化学及其应用;为规划提供地质信息;采矿沉降等。  相似文献   
914.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放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地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边缘的陆缘断陷深海槽。  相似文献   
915.
储层质量模糊评判权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来获取模糊综合评判中评价参数的权重,并通过实际储层质量评价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6.
本文提出环境是影响微量元素配分的重要因素,并列举了不同侧面的一系列证据或表现。为查明环境影响沉积物元素成分的机理,引进了先进的软硬酸碱(SHAB)理论;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建立了氧化还原模式。作为模式的验证,介绍了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实际研究结果,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氧化还原模式的科学性和环境影响沉积物化学成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根据华北克拉通南缘沉积物REE型式的演化,推论2300Ma时发生了全球地质环  相似文献   
917.
^14C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对比了不同因素对^14C计年的影响及误差校正方法,认为含碳样品的^14C/^12C初始比,不 对^14C计年精度影响极大,而且比值本身对环境变化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年龄校正需要对样品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进行详细的研究。核实验验形成大量的^14C可以示踪碳在大气,海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三大碳储库之间的交换通量和滞留时间,“弹-14”在大气,海洋和土壤中的分布可以解决洋流的变化,大气与海  相似文献   
918.
长白山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与环境气候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19.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部分属的两极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7个属产地及层位分析,证明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存在两极分布现象。认为古生物地理大区的混生区是这些两极分布的凉水型分子的起源地,即混生区起源。两极分布的分子具有快的迁移速度,推测凉(冷)水洋流的携带作用是这些凉水分子散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0.
通过化地早元古代变质杂岩可蚜为集安岩九和老岭岩群。前者遭受了一期四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三幕变形作用,变质达高角闪岩相;后者主要经历的是一期两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二幕变形作用,变质达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