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61.
新近纪中晚期以来吕梁山西麓堆积了一套厚层红粘土。由于红粘土堆积早期有水流作用的参与,导致红粘土中夹杂有数层砾石层,这些砾石层记录了吕梁山山体隆升的信息。文章对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吴家峁剖面红粘土进行了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探讨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堆积过程以及吕梁山新近纪的抬升事件。磁性地层结果显示吴家峁剖面的古地磁年龄大约为7.1~2.6 Ma。所含砾石层的古地磁年龄分别为6.2 Ma、5.9 Ma、5.8 Ma、5.5 Ma、4.9 Ma、4.0 Ma和3.7 Ma,其中6.2 Ma和4.9 Ma两层砾石层较厚,延伸较远,较稳定。结合吕梁山西麓中段卫家洼和复兴剖面的研究,得出红粘土中砾石层是吕梁山隆升剥蚀的产物,推断在大致8.1~3.7 Ma之间吕梁山有较为明显的隆升。目前在吕梁山西麓中段的研究不支持这些砾石层是古黄河或者古湖泊沉积物。  相似文献   
162.
依据研究区震旦系十余条代表性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横向展布规律,并结合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划分出的地层格架,应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震旦系灯影期岩相古地理图。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东高西低、北浅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自南西向北东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岩性、厚度、颜色和沉积相类型上的差异是统一沉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灯影组以发育大套白云岩为特征,纵向上构成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同时反映了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的生长发育过程;空间上从北西至南东发育从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台地边缘斜坡到台地前缘盆地等沉积。岩相古地理对层控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浅滩相与局限台地潮下过渡部位。  相似文献   
163.
南堡凹陷古近纪幕式裂陷作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造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分析,结合区域不整合对比,将南堡凹陷地层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进行对比,进行大型构造幕的确定,确认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为区域可对比的裂陷Ⅲ幕和裂陷Ⅳ幕沉积。在此基础上,应用区域不整合规模的对比和火山活动期次研究,将南堡凹陷古近纪沉降划分为4个构造幕,并对各个构造幕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控制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分析。南堡凹陷的幕式构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裂陷Ⅰ幕、裂陷Ⅱ幕),完全受到边界断裂活动的控制;在第二阶段(即裂陷Ⅲ幕),高柳断层开始活动,在南堡凹陷东部地区形成了陡坡断阶坡折带控制着沉积发育;而在第三阶段(即裂陷Ⅳ幕),高柳断层发育为控边断裂并控制着其下降盘的沉积充填。  相似文献   
164.
银额盆地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在2017~2018年的野外地质调查期间,我们在银额盆地及周缘发现了多处晚新生代的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主要是一系列的正断层,还有同期的“X”共轭节理。相邻的两条倾向相对的正断层形成地堑。杭乌拉南正断层和鼎新镇北地堑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北山煤矿的正断层活动时间可能也是第四纪晚期。第四纪晚期正断层走向近E-W;伴生的鼎新镇北“X”共轭节理由走向NE-SW和NW-SE两组近直立的节理组成。苏宏图背斜上发育的正断层形成于新近纪晚期—第四纪早期,走向近E-W。古应力场分析,两期伸展构造的最大主拉张应力方向都是近N-S。这两期晚新生代伸展构造属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的远程效应的组成部分,代表了远程效应脉动式演化过程的两个构造间歇期。  相似文献   
165.
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构造特征精细刻画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活动性的定量计算和平衡剖面分析,恢复了珠 江口盆地新近纪构造演化过程,探讨了盆地动态演化的区域动力学机制。珠江口盆地新近纪经历了构造稳定期和构造活化 期两大演化阶段。珠江组沉积时期,隆起区与坳陷区均整体沉降,仅坳陷内少量控盆断裂微弱活动,整体处于构造稳定阶 段。进入韩江组沉积时期以来,盆地进入构造活化阶段,坳陷区表现为连续沉降,先期控盆断裂活动强度明显增强,以断 块活动为特点;而东沙隆起区则经历了韩江组下段沉积时期、韩江组上段沉积时期和粤海组沉积时期三期同沉积隆升和万 山组沉积时期以来的持续隆升过程,同时发育了近EW向右旋和NW向左旋共轭走滑断裂带以及一系列NWW向次级张性断 裂。构造稳定阶段主要受南海扩张的影响,而构造活化阶段则是在伸展背景下发生的,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NW、NWW向 运动导致的仰冲和弧-陆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6.
四川盆地中部晚震旦(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与安岳震旦(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特大气田的形成关系密切,年代学研究对认识克拉通内裂陷构造意义重大。对四川盆地乐山先锋剖面灯影组三段火山碎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火山碎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539.6±1.4)Ma,年代学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灯三段与灯四段属于寒武系。基于灯影组底界(551.1 Ma)、含火山碎屑岩的灯三段(539.6 Ma)、含小壳化石的麦地坪组(535.2 Ma)和下寒武统Ni—Mo多金属硫化物富集层(521.0 Ma)四个等时面构建了克拉通内裂陷演化的时间框架。在此基础上认为四川盆地中部晚震旦(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隆坳构造的形成主要受边界断裂控制,断层活动使裂陷内水体加深,少量灯四段含硅质白云岩沉积后,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开始沉积,麦地坪组与灯四段的界线在裂陷内与裂陷两侧并不等时,裂陷内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与裂陷两侧灯影组四段为同期异相沉积。  相似文献   
167.
青海循化盆地新近纪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研究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循化盆地西沟剖面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建立了西沟剖面约14.6~5.0 Ma沉积物的磁极性年代框架.沉积相的分析表明, 循化盆地在约14.6~5.0 Ma期间总体上处于充填萎缩阶段.西沟剖面巨厚层砾岩首次出现的时间约为7.3 Ma前, 应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的沉积响应.这与青藏高原在约8.0 Ma前快速隆升的时间相近, 进一步说明约8.0 Ma前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具有准同时性.   相似文献   
168.
二连盆地下古近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地磁的测试结果表明,蒙古高原二连盆地努和廷勃尔和与呼和勃尔和地区剖面早古近纪地层共记录了5个正极性段与6个负极性段,通过与2004年标准极性年代表对比,确认其可与C21r-C26r之间的极性带对应。脑木根组以晚古新世沉积为主,同时接受了始新世最早期部分沉积及少许中古新世;阿山头组跨越了早—中始新世,持续时间较长;伊尔丁曼哈组的时代为中始新世。同时,确定了含Lambdopsalis,Prionessus及Palaeostylops的化石层的时代为晚古新世最早期;Gomphos层的年龄大致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的年龄相当。  相似文献   
169.
江西中部青白口纪晚期潭头上升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白口纪神山组与库里组之间有沉积间断,存在岩相、沉积环境突变界面,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对这一地壳上升运动,命名为潭头上升。  相似文献   
170.
库车前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属于副特提斯域,古近纪受副特提斯海海水补给,古近纪—新近纪发育巨厚蒸发岩。研究显示,库车盆地始新世和中新世古盐湖卤水已演化至钾盐析出阶段,在地层中广泛发现了原生钾盐矿物,如钾石盐、光卤石、杂卤石等;通过岩芯岩屑地球化学及矿物学分析,基本确定了至少3个富钾层或成钾层位,其中始新统中上部两个和中新统中上部一个,钾离子含量最高达3%,另外,上新统可能存在一个成钾层位。本文在综述此前库车盆地构造、蒸发岩、盐类矿物学、地球化学与盐湖沉积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库车盆地古盐湖构造- 沉积演变、成钾模式;提出了4个钾盐成矿区带,即北部克拉苏成矿带、中部秋里塔克成矿带、南部沙雅构造沉降成矿带以及东部阳霞凹地成钾区,这些关键认识为库车盆地的钾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