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8篇 |
免费 | 1049篇 |
国内免费 | 6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2篇 |
大气科学 | 679篇 |
地球物理 | 681篇 |
地质学 | 1609篇 |
海洋学 | 731篇 |
天文学 | 94篇 |
综合类 | 186篇 |
自然地理 | 2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70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70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155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4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的物质输送和混合(STE)是控制自然和人为排放的化学痕量物质对大气成分影响的一个重要过程。STE可以影响温室气体在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中的垂直分布,进而影响气候。要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就必须了解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动力、化学及辐射的耦合。从 STE研究的尺度问题,热带和中纬度地区STE研究以及我国STE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STE具有多种尺度和形式,热带外平流层由波强迫驱动的全球尺度环流,可以诊断长时间尺度的STE,它不能充分描述短时间尺度过程。热带外低平流层环流不能简单地描述为纬向平均,要正确描述痕量气体的分布必须包含纬向非对称的天气尺度过程。热带地区的滴漏管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 STE框架。目前对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顶折叠和切断低压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 相似文献
63.
在煤炭开发过程中,对煤质的评价尤为重要. 依靠实验室分析来确定煤质的工业组分效率比较低,成本也比较高,因此通过建立其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各组分的计算. 选取自然伽马、双收时差、密度以及三侧向电阻率这四个测井参数为输入的特征参数,煤质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以及固定碳的含量作为输出结果,利用在某煤田挑选的73层测井数据当作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GRNN)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S-SVM)的计算模型,从而建立了测井参数与各工业组分之间的关系. 对19层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之中;相比之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其平均平方误差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64.
65.
66.
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是流域干旱预警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启动流域抗旱应急响应、 指导水利工程开展抗旱调度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江河断面旱限水位的相关概念和技术问题,完善了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的内涵,指出其是表征河流进入低枯状态即将产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缺水风险的水位(流量)阈值.考虑不同干旱程度及干旱期用水规律,从分级分期的角度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河段的江河断面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流量)确定方法.通过对渭河临潼断面和抚河廖家湾断面的实例应用,验证了算法对资源约束型和综合约束型断面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本研究为水旱灾害防御部门制定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提供了通用算法,能够为干旱预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7.
利用直立长方体组合模型以及坐标旋转理论,对铅垂断层向错引起的重力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深度为1、5、10 km的铅垂断层在单一方向上、两个方向上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结果表明,当断层在单一方向产生向错时,以左端点为基点的W1、W2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场均呈现以断层为轴线的对称分布|以中点为基点的W3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场构成四象限反对称分布。当断层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产生向错时,以左端点为基点的W1W2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场呈现以断层为轴线的对称分布,整体显示W2向错起主导作用|以中点为基点的W2W3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场呈现非对称分布,整体也显示出W2向错起主导作用,断层附近的扭错现象为W3向错的作用。随着断层深度的增加,断层向错引起的地面重力变化值递减,但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68.
为了得到径向畸变、切向畸变和非方形像元改正3种镜头畸变参数最优化的组合,提高航测时的像点量测精度,研究了不同畸变参数组合条件下对像点量测精度的影响。采用3种型号的镜头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进行了航测,并利用Virtuozo AAT-PATB空三软件测试了几种典型组合下的航测结果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为全面的畸变参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航测结果的精度;当条件有限时,采用K1和K2组合的模型可以消除大部分镜头畸变带来的影响,对结果精度的提升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无人机航测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70.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并分析了岩石变形特征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利用断裂带填充物质的性质、断面压力和膏泥岩变形特征评价断层封闭性方法。选择了库车坳陷克拉 3号构造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