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篇 |
免费 | 733篇 |
国内免费 | 3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614篇 |
地质学 | 2024篇 |
海洋学 | 8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22篇 |
自然地理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45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强烈非均质性,给开发井的部署及调整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弄清井间连通性成为提高开发井的命中率及合理调整的有效手段.针对缝洞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连通关系,提出了综合利用油藏压力系统分析法和类干扰试井法进行井间连通性研究,并对塔河油田4区缝洞储集体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2.
993.
地—井TEM是近年来引入的一种先进的井中物探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井中感应二次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特征,可以达到研究钻孔周围电性分布结构的目的,从而发现井旁、井底盲矿,或推断已见矿体的空间分布与延伸方向。文中对地—井TEM的静态及动态响应特征进行了说明,重点对响应的前期和中期数据进行处理,形成随深度变化的电场变化强度图,并通过对江西荷上地区ZK39?7、广东长排地区ZK8?2两个钻孔的研究,表明地—井TEM测量不仅可以反映钻孔附近地段的构造破碎及蚀变等信息,而且对铀矿化信息也有一定反映,为进一步钻探施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P89井区长7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岩芯薄片、粘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对长7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马岭地区P89井区长7油藏中构成储层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微溶孔、残余的粒间孔隙以及微裂缝;喉道主要有收缩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四种类型:①低排驱压力-细喉型;②中排驱压力-细微-喉型;③中高排驱压力-微喉型;④高排驱压力-微喉型。总体上看,研究区长7油藏储层整体为超低渗-致密层储层。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在伊朗库姆大桥工地利用泵吸反循环冲洗一次成孔工艺,施工大口径基桩孔的技术问题,包括埋设护筒、移机定位、对鱼尾导向和燕尾导向刮刀钻头镶焊角度的改进和变换泵轴密封材料等,提高了成孔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当前井控振幅处理技术是利用单井数据对井旁道振幅恢复效果进行质控,但无法应对多井之间参数差异,以及无法对远离井位置的数据恢复效果进行约束。这里以相关系数为标准优选质控井,以井合成地震记录的振幅能量趋势为标尺,对球面扩散中的指数函数补偿方法中n参数的补偿效果进行质控,保障地震数据在垂向的能量趋势的正确性;以两口质控井和层位数据为基础构建联井数字模型,基于模型模拟的联井剖面为标准,对指数补偿方法中参数n和区域振幅补偿因子进行质控,保障远离井点的地震数据的振幅趋势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为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提出质控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为地震数据的垂向和横向的振幅相对关系的正确地判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以淮南矿区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抽采工程实践为依托,通过工程试验和系统分析,探讨了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的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的产能曲线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第Ⅰ阶段的井才能有较高产能。研究还显示,煤层气地面井产能受地层结构和采动影响较大。在研究区,当地层结构为松散层厚度<406 m,基岩与松散层厚度比值>0.74,下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距为6670 m,且平均采高≤2.2 m,平均产煤低于3 898 t/d时,利于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抽采;当松散层厚度>430 m,11-2煤和13-1煤层间距>74 m,基岩与松散层厚度比值<0.7时,卸压煤层气地面直井成功率较低,此时,可通过改变井位和优化井身结构来适应地层结构的变化,提高地面井抽采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