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本文通过对临城矿0807和0808两工作面底板突水淹井事故的分析,说明受奥灰突水严重威胁矿井综合物探相结合探查底板水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提出了面型补给是底板承压水补给煤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阐述了面型补给的形成条件及突水机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该补给方式下底板突水的特点,并对面型补给区的预测和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114.
熊先孝 《地质论评》1989,35(1):60-66
本文用数学的方法对该类矿体底板(风他侵蚀面)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在剖面上,用间距为5m连续高程测量数据进行了谱分析与数字滤波处理;在平面上,用不同网度做了超势面分析。通过这种从线到面的剖解,明显体现了矿体底板由三部分迭加而成的特征,即:区域性的缓倾斜平面,三种波长(35—60m,100—160m,>1,000m)的褶皱与岩溶地貌组成。中、小波长褶皱是控制矿体底板起伏的重要因素,随机部分的岩溶地貌控制了矿体的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5.
论L花岗岩体与3701铀矿床的成因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赋存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0—120m)的碳酸盐岩中,矿化围岩为中泥盆统应堂组泥质灰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属细脉浸染型矿化。矿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工业矿物为沥青铀矿,呈显微浸染状、显微脉状分布于方解石中,或充填、交代伴生矿物。脉石和金属矿物主要有方解石、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等。矿脉两侧的围岩呈现面型和线型弱热蚀变。L花岗岩体出露面积238km~2,为一个单阶段侵入岩基,其岩性主要是粗-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鉴于铀矿化年龄(65.0一30.7 Ma)较L花岗岩体成岩年龄(318一202 Ma)小得多,因此可认为矿化与花岗岩浆活动无成因上的联系。但花岗岩在下列方面对3701铀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提供铀源和错:为矿化提供少量硫、碳和微量元素;形成有利于含铀溶液集聚的隔水底板;为加热含矿溶液和促使其对流循环提供部分热源.  相似文献   
116.
117.
趋势面分析在山西朔州王坪井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田生  张林山 《新疆地质》2004,22(1):107-110
针对王坪井田3号煤层底板起伏变化大.严重影响开拓及采煤巷道布置的现状.利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井田内的构造展布规律.研究表明.井田在主向斜的基础上.存在次级背斜和NE和NW两组断裂.与本区受到多期次的构造应力场作用相吻合.得出的3号煤层底板高程二次趋势面方程.可为3号煤层开拓及采煤巷道的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我国有60%的煤矿不同程度地受到底板岩溶承压水的威胁,尤其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含水层水量大、水压高,已经发生多次重大突水事故。底板突水的控制因素很多,主要有矿山压力、含水层水压、隔水层阻水能力、原始导高、构造复杂程度等,本文以梁北煤矿突水为例,在分析矿井突水因素基础上,综合选取上述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定量化,利用ArcGIS平台,构建了底板突水危险性多因素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在现有疏水降压条件下,从2008年8月,矿井东部采区11111,11151,21031工作面由中等危险区转为安全区,疏水降压取得显著效果。研究表明,GIS可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9.
120.
煤层底板突水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观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提出“原位张裂”与“零位破坏”其同作用导致底板突水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