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7篇 |
免费 | 692篇 |
国内免费 | 5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10篇 |
地球物理 | 159篇 |
地质学 | 1891篇 |
海洋学 | 303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92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4年 | 4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91.
地面生命保障孔作为井下被困人员的保障通道,是矿山事故造成人员被困井下时重要的地面应急救援方案之一,面对救援区易坍塌、易漏失、涌水大、易斜地层等复杂条件,单一成孔工艺存在地层适应性匹配差、综合钻进效率低、透巷难度大等问题,无法满足救援要求。为形成生命保障孔高效成孔工艺技术体系,提高应急救援响应速度,从解决钻效低、透巷难等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入手,快速安全钻进和精准透巷是高效成孔的两个核心任务:围绕快速安全钻进,针对深厚覆盖层、复杂基岩层,开展高压射流、空气潜孔锤跟管、复合钻进、空气潜孔锤、双钻头自平衡等钻进工艺研究,形成了深厚覆盖层安全高效钻进、基岩层复合“一趟钻”提速增效、基岩层空气潜孔锤“一趟钻”提速增效等安全快速钻进技术组合;围绕精准透巷,依据不同钻进工艺孔身轨迹控制机理,阐述了复合钻进轨迹监测控制与空气钻进轨迹监测关键技术方法,针对应急救援现场大偏移井无法透巷难题,提出了超短距离螺旋纠偏技术。成果应用于宁夏梅花井矿生命保障孔工程试验,钻孔深度670.50 m,成孔孔径215.9 mm,用时46.83 h,平均钻速14.32 m/h,孔底水平偏移0.27 m,从开钻至下套管高效成孔总用时55 h,证明该工艺技术体系能确保生命保障孔在72 h黄金救援时间内高效成孔,为地面应急救援钻孔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根据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八类施工事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特别对掉导管及堵管严重的灌注桩,建议采用二次剪球方法接桩,并详细介绍了接桩时机、操作程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5.
在今天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人工挖孔灌注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可全面展开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可靠,造价低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人工挖孔灌注桩具有竖向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沉降量小;桩基钢筋笼易于检查,混凝土质量易于保证;施工噪音干扰少.有利于处理两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矛盾;其特有的大承载力优势得到了许多设计、施工单位的认可,成为一种在软弱地基上经济适用的基础形式;经过多年设计、施工、实践,在西南地区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水工建筑的桩基础,作支承、抗滑、挡土等之用。 相似文献
196.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埋藏深度变化较大(0~2 673 m),大部分埋深800~2 000 m,平均孔隙度4.64%,平均渗透率0.147×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造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是:(1)在构造背景上,须家河组沉积时研究区靠近刚由海变陆而隆升的物源区,沉积物搬运距离较短,分异程度低,大量的泥岩、千枚岩等塑性岩屑及杂基被保存下来,同时碎屑颗粒分选磨圆程度较差,均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形成;(2)在沉积条件上,由于辫状河河道水动力不稳定,侧向改道迅速,早期泥岩易被冲蚀,导致砂泥混杂,砂岩中含较多杂基,堵塞充填原始孔隙;(3)早期持续快速的埋藏过程,压实作用强烈,岩屑压实变形被挤入粒间孔隙中,同时普遍发育的石英次生加大使得砂岩越发致密,孔隙消失殆尽。(4)研究区须家河组远离沉积中心,缺乏烃源岩成熟产生的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导致次生孔隙不发育。 相似文献
197.
198.
四川盆地东部下古生界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东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储层,通过野外泥页岩剖面及井下岩芯观察、电镜扫描、常规物性及微孔隙结构测试、等温吸附实验等技术方法,对页岩气储层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下古生界页岩的孔隙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裂缝可分为两大类五小类,具有颗粒细小、致密、大孔发育少、微孔发育多、具有一定孔隙度、渗透率小、喉道细、连通性差的特征。页岩总孔体积主体是由孔径小于200nm的微孔隙提供的,纳米级孔隙和微裂缝是页岩主要的储集空间,页岩有机质孔对于孔隙度具有一定贡献,是富有机质页岩的主要微孔隙类型。页岩的微孔隙结构决定了页岩气的赋存状态和流动方式,孔缝发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页岩的含气性及其渗透性能,但大型或巨型裂缝的发育,将给页岩气的有效保存带来破坏。有机质(干酪根和沥青质)和黏土颗粒内的微孔隙表面是吸附态页岩气赋存的主要空间,但有机质孔提供了大部分具吸附性的孔比表面,是控制页岩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而黏土矿物的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99.
宏观震害经验表明,地震中软弱场地、土体非线性以及可液化土层等对上部工程结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结构物的破坏影响很大.而地震荷载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从惯性力和变形两个方面考虑.对地上建筑结构而言,惯性力起控制作用,土体非线性对惯性力的影响在抗震设计中由反应谱体现,此部分由地震动的加速度反应谱控制;对于地基基础和地下结构而言,土体变形作用超过了惯性力的作用,此部分由地震动中位移响应控制. 相似文献
200.
在河北广宗勘探区深孔施工中,由于地表钻探用水水质影响及原钻井液体系不合适,造成钻井液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性能难以控制,尤其失水量严重超标,接连发生孔内事故。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和实验,采用化学方法处理钻探用水,选用聚合物钻井液,解决了深部钻孔施工存在的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单孔深度达到1937.35m,并刷新了本单位及局属单位的钻探记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