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城市舒适性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喻忠磊  唐于渝  张华  梁进社 《地理研究》2016,35(9):1783-1798
舒适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城市舒适性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城市的舒适性水平,并探讨其地域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舒适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级差化特征明显;城市舒适性水平呈现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梯度,东部高,中西部低;集群化分布特征突出,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高值集聚区,低和较低等级舒适性城市趋于中西部山区、省际边缘区集中分布,形成四个连片低值集聚区。地理区位通过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分异和东中西经济梯度主导着中国城市舒适性水平的整体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舒适性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旅游业接待量分别通过供给和需求作用于舒适性;公共部门就业人数对中国舒适性水平的影响为负,与预期方向不符,表明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仍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22.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23.
为了量化评估航磁测量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多次往返的重复线测量方式,来测试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一致性,但现有规范中对重复线测量数据质量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笔者对造成重复线磁场测量值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航磁重复线测量数据均方差精度计算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软件,依据重复线测量数据均方差内符合精度计算结果,客观地评估仪器的动态测量精度指标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4.
对1961--2007年贵州夏季气温用REOF方法分解,将贵州夏季气温的变化区域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分析3个区域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特点,发现夏季气温呈现弱上升趋势,南部地区升温明显。功率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分区的周期变化基本相同,有10a左右的周期。对全省以及各区作滑动均方差,发现各分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5.
由于存在各种地电干扰, 电磁法勘探采集到的原始电场数据中往往包含粗大误差.电磁法勘探中信号量的测量与传统的精密测量在误差来源与特点、测量值分布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经试验, 对电磁勘探采集到的原始电场数据采用传统的莱伊达、格拉布斯、狄克逊等准则进行粗大误差的自动判别和剔除, 处理效果不好;采用Robust估计和中值滤波方法, 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采用手工方式挑拣剔除粗大误差, 处理效率太低, 均不能满足电磁勘探数据预处理的要求.作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向均方差阈值法实现电磁勘探数据粗大误差的自动判别和剔除, 此方法对采集到的原始电场数据样本进行排序后, 采用迭代或递归的方式, 每次均以中点为界分别计算前后两部分数据的均方差, 将较大的一个与预先设置的均方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其大于阈值, 则判断粗大误差存在于相应的一端, 进而剔除相应端端点位置的数据点;若前后均方差值都小于阈值或样本数量小于3个时算法结束.此方法具有自适应优化、阈值参数化控制、适应小样本数据以及计算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取均方差阈值在30至90范围内时(经验值), 能够有效地剔除电磁勘探原始电场数据中的粗大误差, 保留最可信数据.目前已在多个实际勘探生产项目中应用此方法处理粗大误差,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6.
在本文,我们精心挑选了M1为4.0~5.0发生在台湾地区的壳内地震215个,使用福建台网记录到的这些地震的最大地动位移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特征为logA=2.07+231.11/Δ与之相应的量规函数的表达式为R(Δ)=3.45-231.1(1/Δ-1/100)利用上式,对上述的215个地震,分别求出福建台网的平均震级及均方差。平均的均方差为0.19,如果在测定震级时,考虑到台基修正值,则平均的均方差为0.13;把测定的结果与台湾相关部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高了0.12±0.22。又对138个M1大于5.0级的台湾壳内地震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我们测定的震级比台湾的结果平均高了0.20±0.22,其他结果与前者没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7.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博  张志强  苏飞  韩增林 《地理科学》2017,37(5):701-708
将产业生态系统引入到海洋研究中,开展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界定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及特征;采用均方差赋权法进行权重赋值,构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从整体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较大,主要问题是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基础和发展速度差异较大,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一; 从空间来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呈现山东>辽宁>天津>河北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海洋产业子系统各要素中,呈现敏感性越大,弹性越大的特征,海洋环境子系统适应性特征不明显; 从时间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在波动中不断增强,各省市适应性综合指数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种扩大的趋势是由于海洋产业子系统年均增长的差异所致; 区域内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明显:天津市海洋产业子系统适应性指数最高,海洋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滞后;河北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辽宁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小,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发育较平衡;山东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高,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高,海洋产业子系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8.
通过几何分析证明常用的tilt梯度和theta图边界识别方法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并利用几何意义将其统一成角度边界识别方法,同时给出其他的角度边界识别方法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传统角度边界识别方法的精度以及改善其对细节构造探测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基于标准差计算的角度边界识别方法:先对异常3个方向导数做窗口内标准差计算,然后求取角的反正弦、反余弦及反正切等反三角函数.该方法计算简单、易操作.通过模型实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方法能识别细节构造,检测到更多异常信息,证明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延吉盆地,不仅确认了地质资料中已有的12条断裂,且探明了与地震资料相吻合的3条新断裂,这将为进一步为研究延吉盆地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并对延吉盆地油气远景预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在开展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过程中,由于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对变形情况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估值融合理论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研究。在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阶段,引入了估值融合理论,具体采用的融合算法为最小误差均方差法,利用其对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中的异常值进行校正。在变形监测阶段,充分利用了多个数据源(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时的特征构成,结合观测特征、实时状态数据与发展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地质灾害变形情况的有效监测。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能够获取某地铁隧道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30.
基于遗传优化的分段线性影像增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兴华  钱曾波  陈鹰  陈刚  张丽 《测绘学报》2004,33(4):341-346
影像增强对于弥补影像对比度和清晰度的退化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在分析几种典型影像增强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影像增强技术.该技术首先将传统的分段线性增强算子修改为带参数的算子,然后用遗传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自适应动态调节以获得满足问题需要的增强结果.试验验证了该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影像增强技术相比,该技术明显具有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