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1篇
  免费   8137篇
  国内免费   2887篇
测绘学   586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29378篇
地质学   14758篇
海洋学   1404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757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827篇
  2022年   1070篇
  2021年   1280篇
  2020年   913篇
  2019年   1119篇
  2018年   765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673篇
  2015年   1041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1477篇
  2012年   1839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660篇
  2009年   1868篇
  2008年   1867篇
  2007年   1463篇
  2006年   1500篇
  2005年   1474篇
  2004年   1442篇
  2003年   1416篇
  2002年   1608篇
  2001年   1546篇
  2000年   1440篇
  1999年   1473篇
  1998年   1390篇
  1997年   1431篇
  1996年   1553篇
  1995年   1571篇
  1994年   1475篇
  1993年   1431篇
  1992年   1444篇
  1991年   1277篇
  1990年   1124篇
  1989年   808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3篇
  1974年   22篇
  1954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天灾研究中的当代物理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当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化方法,将日-地空间量子化。借天体分层结构特征,对地震震级公式及天体引潮力激起的孤波储能触发地震的原理作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33.
34.
鲶鱼、鸽子、虎皮鹦鹉等动物行为活动的定量观测结果表明,1989年唐山震区发生的四个Ms≥4.0 级强余震前1-2天和几天内,动物的习性活动值呈现明显增高,其活动性重心发生改变,昼夜活动节律紊乱。这有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讨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早二叠世地层研究的有关问题,认为甘肃山丹青羊泉下二叠统剖面是北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代表剖面之一。以该剖面研究为依据,提出走廊东部地区下二叠统的进一步划分方案,分析该区早二叠世地层岩性特征差异的原因,并与走廊西部地区同期地层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大黄沟组的含意。  相似文献   
37.
38.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9.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