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9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1445篇
测绘学   1105篇
大气科学   613篇
地球物理   3829篇
地质学   4538篇
海洋学   354篇
天文学   415篇
综合类   710篇
自然地理   662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12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显著增强;地壳形变观测,尤其是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地壳应力-应变的震时和震后显著变化,以及地下水温度、化学成分、特别是水位的突出变化。同时,还从库仑破裂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等方面,对这些大震效应作了一些成因机理讨论。  相似文献   
182.
吕增  王凯 《地球科学》2018,43(1):150-163
角闪岩是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变基性岩的常见岩石类型之一.野外关系和矿物反应结构表明,大多数角闪岩是由榴辉岩或蓝片岩受到不同程度的钠长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叠加形成的.但对于一些平衡结构发育良好且孤立产出的角闪岩类型(如石榴角闪岩)仍缺乏系统的岩石学研究.本次从岩相学、矿物成分以及热力学模拟几个方面对哈布腾苏河下游地区超高压带内不含钠长石的石榴角闪岩开展了详细的工作.这些石榴角闪岩的主要矿物为绿色角闪石(钙质-钠钙质闪石)、帘石(黝帘石-绿帘石)和石榴石,三者总体积占80%~90%,明显有别于大多数由榴辉岩退变而成的含有钠长石变斑晶的石榴角闪岩.虽然这些角闪岩化学成分十分相近,都具有富钙贫钠和高的Mg/(Mg+Fe)比值,但在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两类.第一类角闪岩基质中不含石英,保存在变斑晶中的少量残余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硬柱石+蓝闪石+金红石,指示峰期硬柱石榴辉岩相变质条件,富钛矿物全部为金红石.第二类角闪岩强烈面理化,面理由绿色角闪石、绿帘石和绿泥石以及条带状石英集合体构成.石榴石粒度呈双峰式分布,粗粒比细粒低钙低锰.基质和包体中均未发现高压变质特征矿物绿辉石和蓝闪石.富钛矿物以榍石为主,金红石和钛铁矿仅存在于个别石榴石中.两类角闪岩的石榴石成分具有较大区分度,前者的钙含量较高而镁含量较低.P-T视剖面计算显示它们的峰期条件为480~520 ℃,30~33 kbar,均达到超高压范围,与哈布腾苏河下游及以西地区的榴辉岩相似,表明西南天山超高压变基性岩构成沿中天山南缘断裂延伸数十千米的独立地质单元,不存在所谓的俯冲隧道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183.
耦合地震动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响应较为复杂,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地铁车站结构承受水平、竖向和双向耦合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耦合地震动对结构相对水平位移影响较小,但对结构的相对竖向位移影响较大.(2)耦合地震动会减小中柱主应力值,但并未较大程度上改变中柱主应力值大小分布情况.(3)车...  相似文献   
184.
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掘进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探测实例阐明了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掘进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5.
因其简便、经济的独特优势,地脉动台阵方法在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兼顾探测深度和探测精细程度,地脉动方法通常需要布设多个不同尺寸的台阵.传统的有线测试系统极大地影响了地脉动台阵的现场布设和工作效率.文中介绍了一种地脉动无线测试系统和现场测试方法.该系统采用了无线控制加固态记录方案,在中心观测点无线控制采集系统的开始、结束采集、保存和传输地脉动采集数据号,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地脉动台阵测试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在一实际工程场地进行的应用表明,利用该系统采集的地脉动台阵数据提取的瑞利波频散曲线和反演的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6.
王永志 ,1 932年出生于辽宁省 ,1 952年考入清华大学 ,1 96 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王永志 1 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 ,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4 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王永志院士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董泰  相似文献   
187.
山东滋镇洼陷沙四段有机地化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滋镇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一个面积达1300km^2的大型单断式洼陷。长期以来,由于沙三段埋藏浅,烃源岩成熟度不高,勘探程度浅,仅有少量二维测线和几口探井,虽见油气显示,未发现工业油气流。2002年在滋镇洼陷东部的阳信洼陷内沙四段地层中发现工业油气流,从而引起了对滋镇洼陷深部地层——沙四段生烃潜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8.
The optical flash accompanying GRB 990123 is believed to be powered by the reverse shock of a thin shell. With the best-fit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GRB 990123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arameters in the optical flash are the same as in the afterglow, we show that: 1) the shell is thick rather than thin, and we have provided the light curve for the thick shell cas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observation; 2) the theoretical peak flux of the optical flash accounts for only 3×10~-4 of the observed. In order to remove this discrepancy,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the electron energy and magnetic ratios, εe and εB, should be 0.61 and 0.39, which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values for the late afterglow.  相似文献   
189.
基于非因果滤波器的多次波匹配相减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多道匹配滤波方法中的滤波器是物理可实现的因果滤波器,只能实现地震信号序列延迟的滤波。本文提出了最小二乘意义下的非因果多道输入多道输出维纳滤波方法,通过比较多道匹配相减中因果和非因果滤波方法之间的差别,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模型数据滞后于实际数据的情况。而且,通过定义长度随偏移距和层速度变化的滑动时窗,解决了匹配时窗内同相轴数量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加的问题。并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改进的扩展多道匹配相减去除多次波的方法中,利用Pluto1.5理论模拟数据,对非因果滤波器和变长度时窗的匹配相减方法进行测试,取得了很好的去除多次波后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190.
王宏 《地下水》2009,31(6):154-155,166
简要分析了地下水源热泵工作的技术原理、类型及应用地源热泵工作需注意的问题,并阐述了目前沈阳地区应用地源热泵的主要相关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改善地源热泵的技术展望——应用干热岩供暖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