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篇
  免费   1327篇
  国内免费   2036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982篇
地质学   7589篇
海洋学   759篇
天文学   339篇
综合类   461篇
自然地理   831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陆林  鲍捷 《地理学报》2010,65(6):755-768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认为千岛湖旅游地是以外部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为支撑,以吸引物子系统、设施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为基础的旅游地耗散结构系统(TDSS)。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认为从1959 年新安江水库建成到1981 年“富春江-新安江”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岛湖旅游系统处于萌芽状态,各子系统尚未完善成形;1982 年至1994 年为系统形成期,各子系统发展逐渐完善,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开始初步显现;从1995 年起,千岛湖旅游地系统进入发展期,各子系统基本上发育成熟完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明显,系统的整体效应显著;2000 年以后,千岛湖旅游地系统处于优化发展状态,各子系统之间进一步协调发展,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大大增强,并推动了旅游地的转型发展。探讨了其演化机制,认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耗散结构的负熵输入过程,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是其演化动力,并通过基于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导的中心控制的系统他组织与基于供给与需求、人地关系、区域协调以及利益主体平衡四类非线性作用的系统自组织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2.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用亚洲、非洲7个低纬地磁台资料研究磁层大尺度扰动引起的赤道电集流效应,并与模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分析的1982年21个事件中,Dst持续下降均在5h以上,其间至少有一个小时的环电流能量增长指数及Rq,(?)q是相应月份5个国际磁静日内该小时Zq之均值。取R指数负值最大时为0h。对分布于不同经度的3个台站的21个事件ΔZ按地方时平均,与模式计算的赤道电集流随地方时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又比较了7个台站3小时序列的变化类型和模式所得之电集流演化形态,结果均有较好吻合。仅非洲一站出现了某种特殊性。这表明除磁层扰动效应外,地理和地质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其具体影响及有关机制尚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04.
观测发现,恒星形成星系(star-forming galaxies, SFGs)的恒星形成率(ψSFR)与恒星质量(M*)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即lgψSFR-lg M*,称为“主序关系”),弥散约为0.2~0.4 dex。主序关系对限制星系演化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描述星系演化的基本关系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型观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飞速发展,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论模型也越来越完善,在此基础上,天文学家对于主序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首先介绍测量星系ψSFR的技术和挑选SFGs的方法,方便后续分析主序关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原因。然后介绍主序关系最新的观测进展:主序关系在大质量端会“变平”,可能是由于星系/暗晕冷热吸积模式发生转换导致冷吸积减少;主序关系的弥散对恒星质量的依赖呈现U型,可能是由于小质量端的恒星反馈和大质量端的活动星系核反馈导致恒星质量相近的星系在恒星形成历史上具有多样性;理论与观测得到的主序关系零点在中高红移存在差异的问题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最后对主序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5.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及数理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龙卓奇 《地理科学》2020,40(4):535-543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其演化的逻辑起点(人地关系)、逻辑顺序(时间、空间和流三维分析)以及流驱动机理进行质性研究,探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内在本质;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变理论,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熵变模型并作出相关释义,为研究人地关系系统演化提供思路,以丰富和拓展乡村地理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6.
莱州湾东部沙波地貌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2009年海底地形地貌调查资料,对莱州湾东部海底沙波的分布和形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发育大面积海底沙波地形,沙波主要为二维直线型沙波,陡峭度为0.001,对称指数为1.2,对称指数较好。沙波的形成和海底坡度以及水深有密切关系,在平坦海底易于形成,且与水深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莱州湾东部沙波是10m等深线的古海...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库泰盆地充填演化历史与勘探方向,从库泰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出发,在明确构造演化对盆地沉积充填控制作用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烃源岩分布和沉积演化特征,探讨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始新世)、坳陷期(渐新世-早中新世)、反转期(中中新世之后),并以中新世末为界进一步划分为快速沉积期和剥蚀改造期;(2)陆上始新统烃源岩局部发育,不发育中新统烃源岩;海上发育中新统三角洲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两套烃源岩分布不同,导致海陆油气发现的差异性;(3)陆上生烃能力有限,超深水区风险较大,有利区位于中新统烃源灶60 km范围内,有利区带内中中新统-上新统岩性圈闭是勘探的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108.
东昆仑乌妥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和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该文对其内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褶皱等构造行迹进行了研究,从局部特征推演至整体特征,达到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变质变形的再认识。结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事件、同位素年龄值及区域资料等,确定各构造群落形成的相对时代,进而比较合理地建立起测区的构造变形序列,认为区内自吕梁期-燕山期-喜山期,至少经历了7期12世代的构造变形,期间任一时期构造体制的变更,造山作用类型的变化、盆地类型的转化,都遵循伸展和压缩交替进行这一普遍的地壳演化规律。将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的构造演化划分为古元古代基底的形成阶段、多旋回的洋陆转换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及高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9.
用分段线性速率整体动态平差法处理了兰天武地区20多年来的多期水准资料,分析了该区现今大地垂直形变场演化与地壳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垂直形变七十年代曾表现出山间盆地大幅度上升的强烈逆继承性运动;八十年代华家岭等两北部山地上升、东南部盆地下沉的继承性运动增强;而目前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继承性运动状态。进一步分析认为:强烈逆继承性运动和继承性运动增强是区域应力场趋于强化的标志;正常继承性运动的恢复可能是应力场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1993年7~8月,湖北省咸宁地区发生了一系列ML≤4.1的地震。从地震系列、地表破坏状况和地震宏观等烈度线展布特征出发,深入研究了地震与地质构造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地震群可能为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构造变动而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