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2篇 |
免费 | 1575篇 |
国内免费 | 4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63篇 |
大气科学 | 378篇 |
地球物理 | 871篇 |
地质学 | 2929篇 |
海洋学 | 718篇 |
天文学 | 69篇 |
综合类 | 691篇 |
自然地理 | 10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236篇 |
2019年 | 256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289篇 |
2014年 | 524篇 |
2013年 | 403篇 |
2012年 | 416篇 |
2011年 | 423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355篇 |
2008年 | 388篇 |
2007年 | 360篇 |
2006年 | 297篇 |
2005年 | 277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343篇 |
2002年 | 321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213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234篇 |
1996年 | 227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207篇 |
1993年 | 172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86篇 |
1989年 | 158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74年 | 5篇 |
1961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本文从一阶方程组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发展了一种计算二维不均匀介质中点源P-SV波响应的近似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线分布的应力作为震源,利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出线源响应,然后再经过波形校正和几何扩散校正得出相应的近似点源响应。通过把波形和振幅与精确解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由于有限差分方法对于介质中速度和密度的分布没有特殊要求,另一方面,本文所给出的震源可以适用于位错点源、爆炸源或集中力源,因此上述方法十分适合于研究横向不均匀介质中的近场强地运动、爆炸振动或地震勘探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5.
考虑震源破裂过程的青海玉树地震震动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缺少实时台站数据的情况下,研究震后地表地震动分布,本文尝试通过对震源做出某些约束,以提高震动图的精度.由于青海玉树地震的发震断层近似直立(倾向83°),震源破裂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区特征,分别考虑了地表破裂的线源发生模型和主震震级分解方法,用考虑了场地效应的震动图快速生成方法生成震动图.将两种方法生成的震动图与调查烈度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震源破裂过程对主震震级进行分解,综合考虑各子事件生成震动图的方法,对震后的应急决策和灾情的快速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6.
967.
968.
水面无人艇(USV,Unmanned Surface Vehicle)具有吃水浅、灵活机动、安全高效的特点和优势,日益成为浅水调查的重要手段。对于常规船只和考察人员不能到达的浅水环境的调查,无人艇具有填补甚至替代的价值和意义。C-Worker 4水面无人艇平台搭载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浅层剖面声学系统,运用脉冲同步控制和发射频率差异化配置的方法实现数据同步采集,旨在提高调查效率、优化调查方法和节约成本。基于2019年在海南岛澄迈湾1.2~22 m浅水环境的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估表明其采集数据可靠性高,能清晰识别海底沙波、波纹、礁石、埋藏河道、港池、航道、拖痕等微地貌单元。研究证实水面无人艇搭载多源声学系统同步测量可提供精细、立体、可靠的海底地貌基础资料,服务于海岸带地质调查、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水运交通和国防安全等。 相似文献
969.
970.
通过对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1904—1918年)的整理和数字化归档,可以做到保护并充分使用该台珍贵的历史地震图纸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服务.计算大森式地震仪地震事件记录的参数,与公开发布目录中的历史地震参数进行比对,修正了部分地震事件参数,并编写地震单台报告供地震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